新华网北京9月24日电 精神的力量,如同穿越时空的光芒,又仿佛是发自心灵深处的呼唤。在青海,当你听人唱起关于“尕老汉”的花儿小调,或是听人讲起关于“牧民店”的故事,你会感到,“尕布龙”这个名字已经深深刻进百姓心里,成为高原上一座永恒的丰碑。
随着媒体纷纷报道,青海省原副省长尕布龙的事迹广为人知,他的崇高精神感人肺腑。面对尕布龙,不少党员干部陷入沉思:为什么这位“牧民省长”在群众那里口碑那么好、威望那么高?为什么他的形象像屹立不倒的胡杨一样,牢牢扎根百姓心中?
其实,这样的问题,在河南兰考、在西藏阿里、在福建东山、在云南保山、在每一个好干部工作过的地方,都有过追问。答案,朴实而又深刻:赤诚为民者,民向往之。走近尕布龙,同样能感受到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他无偿招待从大草原来西宁治病的牧民,他深入乡村排忧解难,他曾流着泪走出穷苦人家的院落,他用一双长满老茧的手为市民种下满山绿树……念的是群众疾苦,谋的是群众利益。为民情怀,一言以蔽之,就是怀着真情干实事。
“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一个好干部,总是把群众当亲人,胸膛里跳动着一颗“勿忘人民”的公仆之心。亲民、爱民、为民,既是一种真挚的情感,又蕴含着深刻的认识。
尽管职务不断升迁,尕布龙始终能清醒认识自己——“人民养育了我一辈子,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本”;尽管位高权重,尕布龙始终能正确认识权力——“权力来自百姓,只能服务于百姓,而不能以此谋取私利”;尽管岗位不断变动,尕布龙始终坚守履职的本分——“不知道老百姓甘苦的人不配做共产党的干部”。只有对人民常怀感恩之心,对权力常怀敬畏之心,才会真正懂得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才会以满腔的热情投入为民服务中去。以尕布龙为明镜,那些为官不为、为官乱为者,从思想根源上剖析,正在于替自己想得太多、为群众想得太少,把权力看得太重、把责任看得太轻。
真情是驱动力,实干是试金石。尕布龙有句话发人深省:“我们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我们不做这些,谁来做?”老百姓最看行动、最认实效,任何豪言壮语都不及干事有分量。几十年来,无论是应对雪灾疫情,还是狠抓扶贫工作,或者是投身植树造林,尕布龙总是任劳任怨地干,哪里工作最苦最累,就出现在哪里,哪里群众最需要帮助,就奔向哪里。“心是用来换心的,我们共产党人老老实实造福社会,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自然会得到群众的拥护。”百姓心里有杆秤。尕布龙走了,却活在百姓心里,为人们思念和传颂。金杯银杯比不上群众的口碑,人心所向在这里,党员干部的人生追求也应在这里。
今天,从越来越好的办公条件,到越来越先进的技术手段,各级干部为群众办事,有了更好的条件。从多元的利益,到多变的思想,各级干部做群众工作,也面临新的考验。时代变了,民情变了,但对群众的感情不能变,对群众的责任不能丢,“心贴心、实打实”永远是赢得人心的法宝。
有群众办事为盖几个章跑得苦不堪言,不禁感叹:“办事效率高不高,关键不在办公电脑快不快,要看工作人员有没有责任心。”再好的工作条件,也需要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来激活。理想信念是作风的基石,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对干部而言,走不出私心,立不起公心,就提不起担当的精神,甩不开干事的膀子。坚守根与魂,才能做好知与行。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向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谷文昌、尕布龙等先进典型学习,正是为了立根固本、挺起精神脊梁,为做人、用权、干事注入强大正能量,真正把一项项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尕布龙,一个牧人一样的公仆,生于草原,又归于草原。苍穹之下,那片养育他的草原叫“金银滩”,“西部歌王”王洛宾曾在那里写下了著名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一个共产党人,不管走多远,只要心系群众,就有了方向和力量。“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把为民情怀写在群众心中,需要我们用扎实的行动来诠释,以一生的奋斗去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