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责困境造就了奇葩证明

时间:2015-08-25 14:01   来源:中国网

  日前,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暨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办公室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不要再白跑了!居民身份证丢了,要办理临时身份证才能不耽误乘机、取款、考试;办理银行贷款,要提供房产情况证明、偿还能力证明……那么问题来了:这些重要的证明材料,哪些是公安机关办不了的?又该找哪个部门办理呢?并通过九张图片的形式公布了。

  最近媒体报道了不少各类奇葩证明事件,这些事情让很多公众感到困扰,不满的声音很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安部门通过新媒介形式,第一时间向公众明确哪些证明由公安机关开具,哪些不该由公安机关开具,此般反应速度值得赞赏。但问题也来,细看公安部门发布的这条微博,会发现,其中一些证明如果公安部门不负责开具,公众又该去哪开,似乎又成了新的麻烦事。

  譬如,部分亲属关系的认定,如果公安机关撇开关系不负责开具证明,其他部门其实更难开具。因为历史原因,中国的户籍信息一直由公安系统负责,而不是民政部门。相对而言,公安部门掌握的户籍信息最权威、最多。当然,类似证明,基层社区(村)一级确实也可以开具,但公众很多时候也习惯了找公安、找派出所,突然间公安系统说自己不负责,这也让公众来及不适应。

  不仅如此,公安系统积极回应舆论,明确哪些自己不负责应该找谁,可其他部门的反应未必有这么快。一些部门甚至不认为,这些证明该自己开。如果其他部门不能第一时间明确,哪些证明自己该开,哪些不该开,就会造成没人负责开的窘境,到时办事公民更麻烦。因此,如果一些办事机构非要求公民开具一些奇葩证明,那么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就要做好,必须尽早明确权责。

  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落实起来其实很难。就目前的实际而言,简单三令五申,要求相关机构竭力减少奇葩证明需要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但效果必定有限。事实上,一些奇葩证明的需求,本身就是一些部门官僚化、文牍主义造成的。对于一些部门和办事人员来说,非要公民开具一些奇葩证明,甚至形成内部文件和制度,很多时候就是怕惹麻烦,如果没有这个证明,万一出了事,谁负责呢?为了解决这样的权责困境,包括部分机构为了“刷存在感”,证明自己的价值,甚至有时也可以适当创收,才有了奇葩证明的大量出现。

  换句话说,一些部门之间,往往从自己角度出发,要求公民去开具一些奇葩证明;或将一些奇葩证明的开具,作为自己的权力之一。可想而知,谁来协调哪些该开,哪些不该开,哪些谁开?难道专门成立一个奇葩证明开具协调机构,这不成了笑话。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一些奇葩证明之所以是奇葩,就在于根本就不必要求公民非要去开,而应该是相关部门自己来了解核实。实现这一点,一方面需要从上至下全面清理奇葩证明,最大程度减少和压缩掉一些不该、不必开的证明;另一方面,信息化时代,官方数据和信息应最大程度联网和开放:政府不同部门之间信息应早日互联互通,所谓互联网+、政务云平台,难道不该早日建立起来吗?一旦建立起来后,一些奇葩证明就不再需要公民东奔西跑去开具纸质的,办事人员一查就知道。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