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弘扬网上正能量,近期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中国好网民”系列活动,比如第十二届全国法治动漫微电影作品征集展播活动已于5月20日启动;《网络传播》杂志发起了“寻找中国好网民”征集活动;辽宁省互联网协会举办了“网络安全大讲堂”。
何谓中国好网民?不同的人或许给出不同的解释,但关键是做到“四有”: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不一定所有的网民都是“中国好网民”,但所有的网民都可成为好网民。即便虽不能至,也该心向往之,只要不断积跬步之力,终臻千里之遥程。
有人说:“网络空间就像每个人居住的小区一样,网络低俗语言就像充斥在小区内的垃圾,网络低俗语言是一种语言‘雾霾’。”没有人愿意与垃圾为伍,也没有人愿被雾霾裹挟。倡导网民做“好网民”,是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比如筑牢“头脑中的防线”,让网络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才能预防乃至化解网络风险。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我们身边一定有不少好网民。他们或许沉默,不喜喧哗,但关键时刻敢于发出正义之言。在喧嚣的舆论场中,他们极其自律,不会起哄架秧子;在谣言盛行之际,他们绝不传谣,而是尽力求证,尽快瓦解谣言;他们无论遭遇到什么样的困扰,乃至被“网络围殴”,都始终能做到优雅、正派,不出恶言,不歇斯底里,不与网络低俗语言为伍。
古人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全国各地纷纷推出“中国好网民”系列活动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告诉公众什么是好网民,好网民都具有哪些形象与内涵,如何从好网民身上汲取能量,从而也成为好网民。因此,各地通过举办相关活动,以“接地气”的方式让遵纪守法、理性表达、文明上网的理念深入人心,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更具有远见。这为广大网民成为“中国好网民”注入动力,为网络空间进一步清朗注入活力,也为塑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注入张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互联网空间清朗起来,每个网民都是受益者。有人说“太阳高了,阴影就会缩小;正气上升了,邪气就不敢嚣张。”好网民多了,网络上灰色东西就少了。争做“中国好网民”是新时代的价值取向,更应是每个网民的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