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1919年发表了《我们怎样做父亲》的文章,今天读来,仍有启迪。譬如文中提到,“开宗第一,便是理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父母,不是容易做的。一般人以为结了婚,生了孩子,就有做父母的资格了,其实不然。我们知道,栽花的人,先要懂得栽花的方法,花才栽得好;养蜂的人,先要懂得养蜂的方法,蜂才养得好……难道养小孩,不懂得方法,可能养好吗?”教育孩子,全社会都有责任,作为父母,扪心自问:我们合格吗?
尊重孩子,你做到了吗?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子。渴望尊重、赏识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学会尊重孩子,应成为天下父母的座右铭。可惜的是,中国父母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以“别人的孩子”作参照系,并用“为你好”的口吻,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在替孩子决策之前,极少父母愿意屈尊问问孩子的想法。一旦孩子不听话,权威受到挑战,就火冒三丈,用语言乃至武力“镇压”孩子。信奉“棍棒出孝子”,漠视孩子自主意识的育儿理念便代代相传。中国孩子有记忆力,缺乏创新力,多少与求异思维发育受阻有关。
正确育儿,你做到了吗?在教育孩子上,中国父母容易走极端,要么一味溺爱,把孩子当小皇帝供养,要么一味严苛,成为狼爸、虎妈。溺爱到什么地步?到了许多学校都不敢让孩子课余时间到操场自由活动,怕孩子不小心磕着碰着,家长兴师问罪。“虎狼”到什么程度?“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都成了“育儿成功学”。因为不听话或学习成绩差,把孩子打伤的事件隔三差五发生,说明“狼爸虎妈”流毒之深。育儿是一门大学问,真正领会、娴熟运用的父母少之又少。
多陪孩子,你做到了吗?不说农村人口单向流动造成的“空巢儿童”现象,就城市父母,陪孩子的时间有多少?工作越来越忙、应酬越来越多、节奏越来越快,相应地,待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短、陪孩子的机会越来越少,造成亲情隐性缺失,其实是另一种“空巢”。放慢你的脚步,蹲下你的身子,陪着孩子长大吧。把板起脸来的教育放下,化作温柔的陪伴,所收获的,或许比你希冀的还要多。
言传身教,你做到了吗?孩子成长需要言传身教,如果说学校教育重在“言传”,家庭教育胜在“身教”,父母的一举一动无不在教育,在潜移默化。可有的父母,要求孩子认真读书,自己却在打麻将、喝酒、聊天;要求孩子文明礼貌,自己一天到晚说粗口或过马路冲红绿灯……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只要我们相信,并付诸行动。 (连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