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拍卖,卖的是社会的面子

时间:2015-03-23 15:05   来源:中国网

  21日下午,第二轮第二场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取消车辆专场拍卖会开槌。本场拍卖公务车122辆,成交115辆,是公车拍卖进行至今首次出现流拍车辆的情况。本次拍卖除去7辆流拍车辆的起拍价后,起拍价合计为339.5万元,总成交价为594.1万元,溢价率为74.99%,比上一场150%的溢价率要低出一半。(3月22日《北京青年报》)

  应该说,公车改革以来,几场中央部门公车的拍卖会上,都拍出了较高的溢价率。尤其是第二轮第一场公车拍卖,因为许多车辆是外事车,车型大部分为大中型轿车和越野车,出现了令人匝舌的150%的溢价率。对比之下,3月21日这场公车拍卖确实有些“跌份儿”和寒碜,一方面溢价率仅75%左右,另一方面,几辆国产公务车竟然无人问津,这多多少少让本次公车拍卖会有些尴尬。

  被拍卖的公车,之所以比较受竞拍者欢迎,原因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领导坐过的车有面子”心理。这句话,其实出自于某竞拍者之口,而这样的心理在前几场拍卖会上,已经被反复印证过,即便车辆本身不值那个钱,提到这是某某司长、某某局长曾经坐过的车,也会让车辆显得高大上许多。二是,公务用车之好,不仅体现在“面子”上,也体现在“里子”上,公务用车一般不像二手车市场里来路不明的车一样“可能发生过车祸”、“可能是改装而来”,公务用车从来都是顶配,而且,有较好的保养。也正是因为这几个原因,许多竞拍者是卯足了劲来的,志在必得。

  本场公车拍卖会多多少少遇冷,笔者认为,正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当然了,这与本次拍卖的车辆的档次低有很大的关系,据了解本次拍卖的车辆中有许多是国产车,而且,许多车辆的年岁都很大,有的甚至超过了十年。但是,仍然可以肯定,前几场公车拍卖中,过于在乎公车的“面子”的情况,已经减少了许多,许多来竞拍的人,更加开始关注车辆本身的性能、排放标准及出厂时间了。

  每一场公车拍卖,其实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它告诉国人,局长、厅长、司长及以下级别的官员,不再配专车了,而且,公车改革,今年将在各地政府层面展开,官员的公车特权,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约束,并能得到更好的规范;同时,现在许多大领导曾经坐的车,已经“流放”到了民间,但车就是车,车的面子来自于车的品牌、性能,而不是来自于谁坐这辆车。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部门的公车,代表了这个社会的面子。但是,最应该代表这个社会的面子的车,却应该是校车。“公车有面子”、“领导坐过的车有面子”的心理,其实是畸形的,这和在古代社会里得到皇帝御赐的皇马褂的心理没有什么区别。而越是如此,越是能够说明公车改革的意义与价值所在——让公车不再代表这个社会的面子,让公车不再是特权的象征。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