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南大学校长称教育部将取消“211”“985”工程建设,引发舆论热议。教育部很快否认了这一传闻,但这场风波仍引发了全社会对“211”“985”工程的再次关注。有媒体报道称,“985”和“211”已经变质,它们不仅给高校划出了“三六九等”,更决定了大学的“贫富”——它的背后就是教育经费拨款。
长期以来,社会上关于“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批评就有很多。不少人认为,它们导致了教育领域的马太效应,加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既有损教育公平,也让家长和学生心态失衡,盲目迷信名校效应。前些年,一些高校为了挤进“211”“985”大家庭,开展了恶性竞争,带来了一些比较负面的影响。
客观而言,“985工程”和“211工程”,在特定历史时期确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资源匮乏、与国际水平差距明显的背景下,国家集中资源办了一批好大学、好学科,这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很多出身平民的学生,正因为读了“985”和“211”高校,走出了贫瘠的农村和小城镇,毕业后顺利获得了一份体面工作,用知识改变了命运。
然而,如今为何人们怨怼难抑,牢骚满腹?一方面,随着平等、公正等观念的日益为人所认知,倡导教育公平的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211”“985”高校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色彩,越来越与当下的市场经济格格不入,尤其它们使得高等教育被分作“三六九等”,进而滋生了诸多就业歧视现象,更是为人所诟病。
还有一个原因是,在就业难的背景下,读了名校也难以找到体面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就像上世纪90年代初流行“搞原子弹的比不过卖茶叶蛋”一样,“教育无用论”近些年再度升温。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对昔日名校的失望,多少掺杂着对当下生活境遇的不满。由此观之,对“985”和“211”的负面评价,其背后或许裹挟了更多现实的彷徨与失意,焦虑与揪心。
教育改革是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的重要一环,其反映出来的声音与意见,焦虑与彷徨,也是转型之阵痛的产物。教育资源供给与分配方式,的确需要大刀阔斧地改革,但是,同样要革新的是我们的心态。倘若我们一味停留在“只要从名校毕业,从此人生就有着落”的想象里,那么,无论教育怎么改革都难令人满意。
如今,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有人放弃北大读技校,也有名校毕业生不去跨国公司而是卖煎饼,同样能成就一番精彩。其实,人们应该逐渐认识到,“985”或“211”的毕业证,并不绝对是开启美好、光鲜、体面人生或生活的金钥匙,追求体面工作和体面生活,终归需要一些勤奋、一些运气以及阳光的心态。但不管怎么说,教育改革仍需深入,尤其这些所谓的“名校”更应充当改革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