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汶川抗震时勇救7名同学的“小英雄”雷楚年因涉嫌诈骗而被捕。据悉,雷楚年被成都一所重点高中免试录取,却经常逃课打牌,月花销万元以上。由于“名声在外”,雷楚年吹嘘有“关系”,以帮人当空姐、进重点中学、买驾照等为名诈骗包括女友在内的21人共46万元。(《成都商报》11月3日)
6年前的“抗震小英雄”,在6年之后因涉嫌诈骗而被捕,这样的故事情节和前段时间发生的“中国好人”何涛涉嫌买卖国家证件几乎雷同,简直是一出“黑色幽默”。除了欺诈行为外,雷楚年的一些劣迹也被扒了出来,比如,逃课打牌、月花销上万、泡吧一次花数千……这早已不是什么英雄,简直与纨绔子弟无异。
个别在媒体上曾经风光无限的榜样,突然之间就掉下神坛,让人唏嘘不已。对于榜样的走样,有人质疑其人品是不是被媒体夸大宣传了,有人质疑是过早成名害了本来普通的孩子,但笔者认为,一些榜样频频走样,首先要追问他为什么会成为“高大全”的榜样。将一个人“脸谱化”的宣传方式是否需要反思和改进?
无限拔高某一个人的事迹,不顾道德操守本身的不稳定性,不考虑个体的复杂性格和人性,容易把一些还是白纸的孩子宣传过度,致使“小英雄”过早受到功名利禄诱惑。道德培养要按照规律来,不宜片面夸大某一个人的道德,选择性忽视他可能存在的缺点乃至行为上的缺陷。
对先进人物的宣传必须契合常识与事实。在宣传雷楚年事迹时,有一些起码的道德表现要考察清楚,比如,雷楚年在学校表现如何,是不是传说中的“品学兼优”及“三好学生”?如果他存在其他缺点,并不必然湮没他的英雄事迹。但是,因为英雄事迹就不提不问缺点,甚至为其护短,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道德本就是多元的,人的性格也是多面的。因此,关于雷楚年,或许他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个体,是兼勇敢与贪玩、救人与欺诈于一身的普通个体,只不过媒体报道时选择性报道了他的正面,而忽略了他的另一面。无论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还是现实中的英雄人物,其性格应该都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
人类的情感和性格都是复杂的,更何况那些处于成长期的孩子。这是必须要尊重的现实。站在孩子成长的角度,不夸大、不拔高某个人的道德,不打扰这些孩子的上学之路,让他们安安静静地走完自己的教育历程,才是对这些孩子的基本尊重和负责。
固然,当下社会道德滑坡日益严重,社会急需正能量的雨露。然而,不违法、不犯法是正能量的前提,实事求是是正能量宣传的基础。如果英雄楷模继续被“脸谱化”报道,他们平常人的一面不能得到展示,他们有缺陷的部分不能得到及时监督,恐怕像雷楚年、何涛那样无法收场的“一秒种变负能量”的悲催故事还将出现。(王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