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机会,看到一份《麦田社群公约》,读罢颇有些感触。
这个“麦田社群”是一位自称“抱剑先生”的老媒体人发起,号称是由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的中上游人群聚合而成的超大型移动互联“熟人”社交圈。目前总群及65个分群有逾万人参与其中。在这样的一个公共空间里面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就公共事务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信息分享和意见交换,是一个全新的事物。这个新,一则是由于使用的移动互联沟通工具新,二则是 “熟人”社交圈这种沟通形式新。在中国历史上,这种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和邻里关系作为纽带的意见社区,以前从来没有过。
对于这一新事物,总舵主抱剑先生发布的《麦田社群公约》订立了以下原则:
在“遵循国家法规”的基础上,“不支持极端与对攻性观点,不支持未经核实的敏感资讯”。其“实施细则”列了五条,其实归纳一下是四条:第一条,恶作剧式贴子慎发,特别是展示血腥与丑陋的;第二条,(不要)随意转发未经核实的质量与信度都比较低的资讯;第三条,(不要)高频率发布品次(味)不高的段子;第四条,坚决反对在公共群内发敏感类涉及政治或隐私类资讯。
由这个“公约”,我所想到的是当代中国如何建构一个健康的公共领域。
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演进,使空前数量的普通中国人进入到以各种互联网应用平台为基础的公共意见交换空间之中,所构建的公共领域规模之大、讨论话题之广、层次差异之深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在这里,我们面对的挑战是,在这样一个公共空间里,我们还没有形成健康有序、有效的交往规则,在网络空间里,常常一言不合就相互攻击谩骂,而不能心平气和地讨论,我在所在社区(据开发商当年宣传,是北京最典型的中产阶级知识白领社区)的业主群里,就经历过这种情形。建设好当代中国基于网络空间的公共领域,是我们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从而建设和谐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环节。
在这样的公共领域的构建过程中,传播(沟通、交流在英语里与之使用同一词汇“Communication”)伦理的确立十分重要。这些伦理规范,应当成为一个社会共同体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基础规则。一般而言,它体现了这个社会共同体的共同利益之所在。这些规范通常有:真实性,即不能散布虚假信息,更不能造谣惑众;责任感,即对共同利益的自觉维护;尊重,即相互尊重人格,不得攻击谩骂他人,其中包括尊重个人隐私;分享,社群成员之间分享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友善,社区成员之间相互善意对待;等等。
毋庸讳言,现在的互联网公共意见平台上尚未普遍施行这样的传播伦理,有一些网络传播参与者如同某些不负责任的企业向自然环境排污一样,毫无顾忌地向公共空间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发布和转发不良信息,乃至传播谣言,在与其他网友交往时,缺乏善意和尊重,导致我们社会的公共空间充斥暴戾之气,谣言四起,社会信任成本和沟通成本因此而剧增。这显然是不利于社会共同利益的。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一些社会成员的负面情绪是由于社会客观存在的不公正现象产生的。他们对腐败和不公平现象基于事实的揭露之权,应当得到政府及社会的尊重。政府应对客观存在的公共意见空间给予充分的尊重,而各类社群也应充分自律,给社群成员保留一片净土。
由此观之,麦田社群的公约是一个很有借鉴价值的自律文本。它“致力于文化自觉、自醒、自我救赎”,它“倡导主流、开放、多元、分享、包容、涵养、良善、慈悲、情义、担当”,表现出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觉醒,表现了他们的素质,表达了他们的追求。(作者宋建武,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