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4时57分36秒,一辆救护车风驰电掣,从江北抵达南京长江隧道收费站口。看到救护车亮着警灯、打着双闪、鸣笛呼啸而来,许多社会车辆纷纷让道,可收费员却不肯打开道口。一些司机上前交涉甚至求情仍无结果。直到当日5时整,道口才准时开启。有市民纳闷,碰到这样的紧急情况,隧道为何不特事特办提前开闸放行呢?(6月26日《现代快报》)
“时间就是生命”,救护车哪怕早抵达医院1秒钟,危重病患也会多一分存活的机会。令人遗憾的是,南京长江隧道收费站依规行事,使救护车等了3分钟才得以通行。3分钟,180秒,这个时间间隔似乎不长,但对于危重病人而言,却很有可能会“生死两重天”。一些网友认为,在人命关天的危急时刻,收费站却“坚持原则”不肯放行,让本应跑在死神前头的救护车望“道”兴叹,无疑令人感到痛心。
时至目前,虽尚无证据表明,该名危重病患的死亡与延误的3分钟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救护车未被及时放行,至少凸显了对生命的不尊重。医学常识表明,救护车若能在15分钟至20分钟内抵达救治点,危重病患被救活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倘若救护车早到道口1小时,又该怎么办?是不是也只能被挡在“5时整才能放行”的原则之下,让人焦急地等呢?!
“你的冷漠害死人”,网友对该事件的点评可谓一针见血。由于实际情况繁杂多变,该收费站某些制度不完善或许在所难免,特别是在应急制度的设计上,但只要收费站或收费员“心中有爱”,仍可弥补制度的冰冷、刚性与缺失。收费员“时间未到,急啥呢”的话语,将其冷漠和傲慢表露无遗。而正是这种冷漠和傲慢,对他人的健康权、生命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按理,制度再“硬”,也不能拿生命来冒险。只看到制度,而看不到生命;只尊重制度,而不尊重生命,悲剧的发生或许只是迟早的事。
更令人气愤的是,隧道管理方事后竟称,该收费员无权放行,需向上级请示,且隧道内尚在施工,贸然放行有安全隐患。此论调似乎很合理,但经不起推敲。其此前的规定称,“如无非常特殊情况(亚青会期间临时警卫、迎宾任务需要)并提前通知,任何车辆禁止通行隧道。”隧道管理方为何仅考虑到了“特殊情况”,而未考虑给承载生命急救使命的救护车放行的情况呢?尽管事发后隧道管理方表态将建立“与120急救的联动机制”,但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思维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呢?不妨追问一下,下次若是消防车、抗洪救灾车呼啸而至,是否又会被阻拦呢?
一位哲人说过,文明的底线就是生存。当生命受到威胁时,所有附着在社会成员间的种种制度羁绊都应为其让路。而从近年来全国各地频频曝出救护车遭延误案例,再到此次南京救护车受阻事件,无疑在提醒我们,加强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迫在眉睫。唯有如此,才不会有类似悲剧重演。(屈金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