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中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医生钱晓东发了这样一条微博:“病人心脏停跳超过一刻钟,但是经过我们抢救,活了!流了这么多汗,值!”并配上了一张自己后背全部湿透的照片。记者了解到,在短短一天时间里,该微博就被转发8000多次,一万多网友点赞,不少网友称他为“中国好大夫”。(5月13日《现代快报》)
钱晓东医生这短短几十个字的“报喜”微博,却有着丰富无比的内涵,比如对成功抢救回一条生命的成就感、自豪感,比如与病人家属感同身受的喜悦与激动。而站在网友和公众的角度来看,医生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和只有5%的成功概率仍旧不放弃的精神,不但体现了一个医务工作者高尚的职业道德与操守,同时也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与呵护。所以网友毫不吝啬把“中国好大夫”的桂冠颁发给了钱晓东医生。
实际上,我们身边的“中国好大夫”又何止一个钱晓东医生呢?前不久在江苏无锡市,就有一位姓蒋的医生连夜驱车300余公里,跨省救人。他们都无愧于“中国好大夫”的称号。
按照这些“中国好大夫”谦逊的说法,他们这么做只是尽了自己作为一个医生的本分。而笔者更愿意从医患关系的角度来解读“中国好大夫”。当前医患关系的持续紧张是公认的事实,这虽与当前的医疗体制有关系,但一些医护人员面对患者时的不友好、不耐烦,甚至随便开大检查、大处方,无疑也是重要的诱因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中国好大夫”来重新树立医务工作者的社会形象,重塑彼此友好和谐、互相理解信任的新型医患关系。当患者和家属对新闻中的钱医生,蒋医生表达着由衷的感激之情,当网友纷纷为他们的行为“点赞”,也就意味着公众对医生的理解与认同,客观上都是在为医患关系的改善做着努力,都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向好向上。说到底,医患关系的改善,离不开医疗体制的深层次改革,但同样也离不开“中国好大夫”们所展现出来的正能量。(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