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一部电影《搜索》至今让人难忘。影片好不好看且不说,电影中让人难忘的首先是那位因为在公交车上没给老人让座,而被网友人肉搜索身陷舆论暴力的姑娘。而我们之所以忘不了这段故事,或许并不是因为这样的事件太离奇,而是因为这样的事件确确实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一则与电影中的故事类似的新闻曾经引起网友的热议:杭州的K192路公交车上,一对抱着孩子的夫妻站在一个有座位的小伙子旁边。车上广播反复播放请大家为有困难的乘客让座,但小伙子却始终没让座。偶然间,小伙子和这位丈夫的目光不期而遇,丈夫大骂:“看什么看。”连扇了小伙5个耳光,小伙子被打得鼻血横流,镜框也断成几截。事发后,小伙子被网友人肉搜索,不少网友高呼:“打得好!”“不让座的人就该被教训!”
这样的事,我们的确听得太多了,以至于每个人都能随口说出自己经历或者见证的片断:超市排队结账,插队者引起公愤,甚至被人殴打;网络上两位名人因为观点不合,各自带领一众网友进行言语攻击,矛盾进而从线上转至线下,索性约架互殴,观点争论变成近身肉搏;走在拥挤的大街上,不小心与擦肩而过的行人发生身体摩擦,双方情绪瞬时被点燃,引来一起意料之外的谩骂和围观;把车停在路边去办事,回来取车时,发现车身无故被划伤,找不到作案者,更想不通作案动机,只好一肚子无奈把车开走……
几年前,曾经有一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文章名噪一时,而如今,我们的设问必须倒置过来——中国人,你为什么如此不包容、如此易怒?
固然,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生气,但当一些不触及原则的小矛盾、小事件引发了个人、群体甚至社会的过激反应时,我们就不得不反思,这样生气的合理性究竟尚存几许?这样的生气反映出的,究竟是我们对规则的坚守,还是我们内在的狭隘和戾气?
也正是因为这样,当不让座或者不排队的人被谩骂和殴打的时候,却有许多人在暗处喝彩;当网络名人叫嚣约架的时候,却有许多网友点赞叫好;当路上一点磨擦引发激烈争执的时候,有人围观却无人劝架……于是有人说,这种情绪和心态上的围观、麻木与暴力, 比现实行为更可怕。
一则媒体发布的社会调查报告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当前,网络上及生活中存在一种动不动就“骂”的现象,这反映了怎样的公众情绪与社会心态?67%的受调查者选择“压抑”,位列第二位和第三位的是“功利”和“浮躁”。
专家指出,这一现象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从正面说,能对自己不满意、有意见的人和事公开自由地表达不满,说明了社会主义民主取得了长足发展,每个人都获得了表达的自由;但另一方面,这种动辄开骂的行为,不分青红皂白的“怨恨式批评”,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负面“舆论场”不断扩散,怨气集结,恶化社会心态,影响社会和谐。
媒体人梁文道说:“这是一个急躁而喧嚣的时代,我们就像住在一个闹腾腾的房子里,每一个人都放大了喉咙喊叫……这是每个人都要说话但却没有人想听的年代。”
或许可以说,这种不包容,部分来自转型期社会人们内在的急迫和不安全感。
一方面,社会急剧发展,瞬息万变,带来各种机遇。牢牢抓住这些机遇,踏着时代潮汐顺势而上,成为许多人心中的诉求。于是,人们急于表达,渴望成功,一切都要来得快,晋升、赚钱、买房、出名……甚至无法忍受成功的过程来得过慢,更无法容忍委屈,无法容忍边缘化。内在的浮躁让情绪的表达也流于浮躁,一旦上升渠道受阻,一旦现实进展迟滞于理想诉求,失意就转化为压抑和怨恨。
另一方面,转型期社会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也进一步激化了这种狭隘、不包容的情绪。社会生活各领域制度和规章建设相对滞后,教育、医疗、养老等诸多涉及民生的领域尚未实现资源配置的均等化,个人的发展机会远未在机制上获得公平化保障,尤其一些“潜规则”和官员贪腐行为的存在,以及当前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的现实,都让许多人有切实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进一步助长了人们的危机意识和自怜情绪。
必须指出的是,不论以上哪种情绪的“引爆点”都异常低,往往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一个无足轻重的言词、一个模棱两可的表情,都足以成为这些情绪的“引爆点”。如此一来,这些以小事、言词、表情为核心凝结而成的矛盾,承载和反映的早已超过矛盾的原发点本身,而是作为生活中各种压抑和负面情绪的宣泄出口而存在。进而,这些矛盾宣泄的不仅是当事人自身的压抑和负面情绪,还囊括了围观者的压抑和负面情绪,这种超负荷的负面情绪容量,足以让任何一个人、一件事在无意中便轻而易举地成为社会公众的众矢之的,个人情绪的“低引爆点”便转化为社会情绪的“低引爆点”。
“有容乃大”是中国人一直以来的内在追求。对于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来说,包容既是其平稳运行的基础,也是其必然具备的表征。而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来说,包容的重建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更需要社会机制保障的支撑。(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