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发布日程,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会在4月16日(也即今天)发布。在此之前,一些机构和学者根据先行数据等预测经济增速有可能“再创新低”,一些媒体据此揣测渲染“新一轮刺激政策”。
4月初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部署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作用,确定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铁路建设的政策措施。有媒体就以“推小规模刺激政策”为题作出解读。随后就有中央媒体指出:“上述措施无疑会有助于中国经济稳增长和保就业,而其也列入了今年3月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改革议程,因此,其并不属于临时起意的短期刺激性政策。”
日前在博鳌论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表示:“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的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其实,新一届政府已经反复强调,只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就集中精力抓住转方式调结构不放松,保持宏观政策基本取向不动摇,以增强市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然而,总有一些媒体热衷于炒作“刺激政策”,甚至从正常的政府投资中挖掘“刺激题材”。
日前,有媒体指“地方7万亿投资计划启动”,所据是“广东、海南、天津、江西、贵州等多地发布总额超过7万亿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实际上,这些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均非“临时起意”,大多早已列入“十二五规划”以及当地人大通过的计划列表。今年广东省安排重点项目285项的投资计划,总投资额度约3.6万亿元,其中今年计划投资4500亿元。近几年,广东安排重点项目的总投资额度均超过3万亿元。这些在建或拟建的项目建设周期各不相同,有一两年也有三五年;因此单一项目的总投资额度,体现在每年的报表中必然会有重复计算。近几年,广东省的计划投资均超过4000亿元,今年略有增加,主要是前几年实际投资略为偏低以及促进粤东西北发展的需要。
地方政府的重点项目,向来主要是基础设施,包括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公共服务建设等;除保障房建设外,地方政府不会直接投资房地产项目,以各地政府投资计划得出“对于房地产投资的关注在弱化”的结论纯属无稽之谈。
今年的宏观经济开局平稳,城镇就业持续增加,居民收入、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平稳增长,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全社会用电量增幅回升,结构调整也出现积极变化,并无必要以大幅增加政府投资来刺激增长。热衷于渲染“X万亿”投资,是对中央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方向的误判;对“刺激政策”念念不忘,是对新一届政府稳增长、保就业和调结构一系列决策的忽视。不是向深化改革要动力,激发市场活力,着力提质增效升级,持续改善民生;而只是寄望于政府投资的“刺激综合征”,恰恰是对稳增长的干扰和动摇。(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