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由头:近两年来,广东中山市开展创建“无医闹城市”活动,医院里有装备齐整的“治安员”昼夜巡逻,一旦出现情况,警方接到医院报警后会在15分钟内迅速赶到,出警时要求民警与医闹人员比例为3:1。从2012年4月开始到现在,近两年来中山市未发生医闹事件。(4月1日《南方农村报》)
医学人士 医患矛盾和医院暴力需区别对待
访谈嘉宾:
凌锋 全国政协委员、宣武医院神外科主任。曾参与过中山医疗纠纷调解中心建设试点调研,并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提案中提出“将医疗机构列为公共场所进行安保”。
新京报:广东中山实现“无医闹”的做法,和你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案中提到的“将医疗机构列为公共场所进行安保”,是否一个思路?
凌锋:中山、东莞等地是卫生部综合治理办公室的医疗纠纷调解中心建设试点,我也曾经参与过这一调研。但是,中山目前的经验更多是试点探索性质和临时性质,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医疗场所安全保障机制,更多是出于地方政府的政策推动和公安机关的配合。如果不能出台针对医疗场所的相关法律法规,只是临时依靠政府政策推动,虽然能保障一座医院、一个城市一两年内不出现医闹事件,但这并不是长远的解决办法。如果没有形成专门针对医疗机构的治安法规条例的话,在实际操作中就很难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具有随意性,也就很难向全国其他城市推广。
新京报:就是说,虽然有效,但是具体方法并非最合适?
凌锋:这样处理减少暴力事件当然不错。但很难让每个地方都这样做,毕竟要“于法有据”嘛!国家要靠法制,以法治国。最为关键的还在于尽快完善针对医疗机构的相应治安管理法律法规。把医院这个每年全国有73亿人次出入的地方列为公共场所,让公安警察成为治安的主体。
此外,从操作层面,现在应当成立针对医患纠纷的第三方调解机制。所谓的第三方就是排除医患之间直接的连带关系,由一个第三方客观评价,然后像中间人一样来评价谁错谁对。而这一调解机制第三方里,一定要有相关法律人士,给予最合法、最合理的建议,给医患双方一个公道。
新京报:似乎不少人把“医闹”和“医患纠纷”同样对待,是否也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
凌锋:医患双方本来就像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团结在一起跟疾病做斗争的,发生了问题一块商量来解决,这是一个正常的医患关系的过程。可以说,全国范围看,99%的医务人员和患者,都是这样一个同志加战友的关系。
但与此同时,在医生与患者的接触过程中,很难避免矛盾,这个矛盾是深是浅是大是小,得从另外一个人文角度去处理。医患关系和医院暴力行为是两个概念,而医院暴力行为是必须用法治来治理的。医患矛盾加剧是整个社会矛盾加剧的一个缩影,有若干个因素,如政府指导失误,社会诚信度下降,媒体导向的偏颇,贫富悬殊増大,医生自律的不够,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法律不够健全等。
所以,必须明确,医患关系的调解与医院暴力需要不同的解决方式。不管是医生,还是患者,都需要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都需要在一个安全、肃静,有尊严的场所去救治病人。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医生的技术和良知就没有办法去体现。
新京报:你认为比较理想的办法是什么?
凌锋:全社会各方的问题各自解决。目前的当务之急是针对医闹问题,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使得医闹事件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可以依循。要把医院内保变成安保,从体制上让警察有所作为,制定法律条例,使得警察在执行过程中有法可依。 新京报记者 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