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18日,北京已陆续有13个区县公开了2014年预算情况,涉及数百个区县委办局、街道办等。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部门预算中公车费用并未明显瘦身。譬如西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的公车购置费为2014.40万元。该单位解释称,这包括安排中心更新公务用车2辆39.40万元;安排环卫专用车辆购置费1975万元。(3月19日《新京报》)
类似的情况,在几乎同时公开“三公”经费预算账本的广州市亦有出现。例如广州市白云山风景管理区2014年公务用车运行费预算安排76.37万元,较去年增加5.65万元,原因为使用年限达到5年以上的车辆数量增加,金额也随之增加;广州市外经贸局因下属单位合并整合后增加了一辆公车的支出预算,公车费用预算增加。
各地相继向社会公开各级部门的“三公”经费预算,打造阳光财政的努力值得称赞。尤其是,最近集中公开各部门预算的北京和广州,账本很有看头。北京石景山区31个部门同时公布了工资福利和在职人员情况,让公务员的合法收入浮出了水面。广州市属部门则首次把会议费单列公开,会议费支出是否合理接受公众监督。但是,一些部门的公车预算安排没有较大变动,甚至有所增加,却不免令人置喙。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虽然短短十个字,却意味着酝酿多年的公车改革,将在今年得以重新启动。而新一轮公车改革的路线图,在《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已有明示,即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采取公开招标、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缘于此,一些政府部门在今年公车预算安排上没有较大变动,从中体现出来的态度,似乎是尚未做启动公车改革的准备。这不免令人失望。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77次提到“改革”二字,由此,2014年被公众寄予了“深化改革元年”的厚望。其中,政府部门转变职能、简政放权、过紧日子,也是改革的重要内容。过紧日子,在公车预算安排变动不大的部门账单中,似乎还没看到破题和命题的迹象。
当然,具体到一个区县部门或者市级部门,在车改上或许只能听从上级政府统一部署,一个部门单兵突进的可能性不大。即便如此,在财政预算中至少不宜再安排除特种专业用车之外的新车购置费、公务用车更新费用。如前所述,启动新一轮车改已经给出了时间表,设若今年再购置新车或者更新公务车,那么结果就有可能是更新的新车不久即被勒令拍卖,从而造成严重的公帑浪费。
为了避免公车上“剪不断理还乱”的铺张浪费,并呼应公车改革重启的紧促步伐,在既然有了公车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的前提下,应该立即叫停各级政府新购或者更新公务用车,原有公务用车等待改革启动。而这一点,显然需要体现在各级政府部门的财政预算账单中。(燕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