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本报刊发了《一场微博沙龙引发讨论:青年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婚礼》一文,一个看上去延续了多年的老话题又一次摆在了大家面前。“红包负担重”、“婚礼奢侈有面子”、“两口子和父母都累”三个话题是讨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当下从青年到中老年人对婚礼的普遍感受。
见报当天我仔细浏览了微博上的几千条评论,发现“红包负担重”是网友们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一名网友给我留言说,她还在上研究生时,大学本科的室友结婚,同学们讨论统一每人送800元的红包,尽管心里有一百个不愿意,她还是拿出了自己半个多月的生活费,包红包送了过去。她说,如果不送或者少送,面子过不去。
显然,婚礼中送红包不仅是代表自己对新人的祝福,当下更成了一个面子问题。
我一个朋友曾经拿着一张婚礼请柬很直接地对我说:“这就是‘红色炸弹’。”这位朋友是贵州省的一名普通基层公务员,每月收入3000多元,她曾经计算过,在一个单位工作的两年期间,送出去的礼金有2万元出头。她的送礼标准是:不认识或者只见过一两次面的送200元,认识熟悉的送500元,关系好的上千元。
她说,这在当地是普遍认同的礼金规则。遇到结婚“旺季”的5~10月,自己的生活费经常不够,这是身边同事朋友的普遍状态。所以大家都想着在自己结婚的时候大办一场,把送出去的礼金收回来,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向只见过一两面的人送请柬的原因。
现实中,想躲掉这样的“红色炸弹”几乎没有可能,多数婚礼是同事朋友邀约着一起去,还有的婚礼干脆是请单位办公室、工会等部门按照职工花名册通知人去参加,这样一来,的确有事去不了的也要请同事把“礼”带到。而如果红包里的钱比别人少了,一来面子上过不去,二来怕收礼的人心里不舒服,落下个“不够意思”的名声。
这样慢慢就形成了“送礼——大操大办收礼——再送礼”的循环圈,再进一步,“搬家宴”、“孩子满月宴”、“生日宴”、“孩子升学宴”等名目的大操大办就自然越来越多,这其中祝福的意味少了很多,“收礼回财”的目的渐渐明显。
回过头来看,红包实际上是民俗中的“凑份子”,孩子结婚组建新的家庭,刚刚起步时肯定手头不宽裕,亲朋好友三三两两你送个洗脸盆,我送个暖壶帮衬着年轻人把日子过起来,经济条件渐渐好起来后,送东西就变成了送红包。而红包也慢慢从贺喜、祝福,变成了人情世故,甚至利益算计。结果,大家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利益纠结越来越深。
破旧规需要勇气,深陷红包负担中的年轻人,抱怨不满,却又不假思索地随大流。想要躲开“红色炸弹”,就得“破旧立新”。听说,在广东沿海的一些地方,新人们接过红包后,会撕掉红包的一角,表示祝福已经收到,然后再把红包还给来宾。
我看,这倒是一个“减负”的好办法。(白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