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13年是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的关键之年,2014年无疑会成为各项措施密集出台、加快落实的“全面深化改革元年”。面对繁重的改革任务和复杂的经济形势,新一年的改革发展工作该从何抓起?一个重要的思路应是:从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先易后难地推进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
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既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内在要求,又是应对和处理现实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更加广泛地凝聚共识、推进改革顺利前行的最优路线。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虽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但经济下行压力犹存,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入调整和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增速和财政收入增速不可能保持以前那样的高速度,都要求在未来的改革进程中,更加切实地按照中央要求,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落实好各项改革措施,让改革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解除群众心中对于自身利益的担忧。
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包括家庭收入、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健康养老、物价涨跌及文化娱乐等方方面面。解决好这些问题,改革举措既需大处着眼、整体把握,又要细节入手,完善相关制度和办法,切实增强现实操作性。
首先是要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特别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群众对自身利益的关心,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日子过得宽裕不宽裕,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家庭收入购买力方面。购买力受社会物资总供应和货币投放总量的影响较大,若相关政策大起大落,货币供应大紧大松,都会对收入、物价等人们生活最关心的切身利益带来影响。因此,坚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各项宏观政策基本稳定,能够让群众对生活逐步改善吃下“定心丸”。
其次,改革要区分情况、分类推进。群众能够快速感受到改革成效的领域应该加快推行。2013年,公司注册资本登记改革、一些地方推行的户籍制度改革等都取得良好成效,这些实际成果有助于取信于民,积小胜为大胜,让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也足以让人们更加相信:对于那些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且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应加快提出改革方案、制定具体改革策略。同时,一些在经济运行中至为关键的环节和领域如财政、货币、金融等改革,也应该大胆探索、试点先行。总之,改革要结合具体实际,又要顺应群众期待,要拿出实际举措去分类实施。
第三,改革必须关注细节,使相关政策和举措具有现实操作性,真正给群众带来方便和好处。比如异地就医即时报销问题,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强跨地区、跨部门协作,加快完善相关制度或管理办法,使这一问题尽快得到更好解决,以适应人口流动更加频繁的客观现实,及时解决好人们异地养老、异地就医过程中的实际难题。再如保障性住房问题,当前很多地方的政策对“夹心层”关注不够,对保障房建好之后如何分配、管理及退出等环节没有提前设计,都会导致这项好政策的实际效果打折扣,需要出台更好的办法予以解决。(马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