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技术的手段打破时空限制,当生活节奏与社会竞争压力加快加大,静下心来深度阅读似乎成了奢侈。据媒体最近报道,在当代大学生中,快餐式阅读越来越普遍,阅读越来越功利化,真可谓读而不思,学只为用。
快餐式阅读作为填补零散时间的阅读方式,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时下不少年轻人正渐将这样的“零食”当成“正餐”。餐餐以零食为主,身体会营养不良。同样的,浮光掠影、不求甚解的快餐式阅读,难以提供真正有营养的精神食粮,并且容易造成思考的表面化,精神的浅薄化。与快餐式阅读相生的便是阅读的功利化。一些人即使有较为大块的阅读时间,也多是读一些职场竞争、投资类成功学或是教辅用书等以“术”为主的书籍。
少了时间的发酵,快餐式阅读营养价值并不高。阅读功利化折射的是人们对阅读的“效益期待”,这是一种焦虑与浮躁的社会心态的反映,无法沉静下来欣赏精神之大美,感受阅读之纯乐。在成功之路上飞奔,生怕自己落下,输在了人生的赛跑场里,以至于忘记了自己当初出发的目的。揠苗助长往往酿成悲剧,一味地以“术”的提高为主,早晚会遇到瓶颈,因为真正能决定未来高度的是内在精神境界的提升,这需要深度阅读与思考,不断提高思维水平的“道”。
那些可以深度阅读的书籍,往往也是经过岁月考验而流传下来的经典。“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卡尔维诺如是说。深度阅读,阅读经典,人们收获的是丰盈的精神世界与厚重的精神土壤,感受一种将人从泥土中拔起来的轻。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深圳青年人也热衷于阅读实用类书籍,而近年来,随着读书月等文化活动十年如一日的熏修,人文社科类书籍销量开始走高,在深圳书城,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等书籍都摆在了畅销书之列。在经历了经济的突飞猛进后,不少深圳人开始意识到读书静思细品的重要性,从深度阅读和阅读经典中汲取充沛的精神力量,提升精神层次。这是好现象。
“人寿几何,逝如朝霞,时无重至,华不再扬。”时光飞逝,我们当有紧迫感,但不能被之所胁迫,自乱阵脚。偶尔吃吃“零食”挺好,可把它当了“正餐”,就是舍本逐末了。(蒋丽娟)
[责任编辑:张洁]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