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指南》热传,你会烧什么书?

时间:2012-08-15 14:07   来源:东方网

  近日,文化媒体刊登了作家马伯庸写的一篇文章《焚书指南》在微博上被网友疯转的消息。

  马伯庸在《焚书指南》中说:假如遭遇一场千年不遇的极寒,你被迫躲进图书馆,只能烧书取暖,你会先烧什么书?“如果是我的话,第一批被投入火堆中的书,毫无疑问是成功学和励志书。第二批要投入火堆的书,是各种生活保健书。等到养生保健类的书烧完以后,第三批需要投入火中的,是各路明星们出的自传、感悟和经历”。如果这些书不值一读,那么,什么样的书是“冻死也不能烧”的呢?《焚书指南》中说:古典名著是一定不能烧的。

  为什么成功学、励志书、生活保健书、明星自传等列入焚书取暖的首选?这位作家谈了他的感受:曾经也买过或是借阅过这些书,但看多了之后发现这些书给人一种错误的观念,“他们本来想传达一个很简单的观念,却用一些很复杂的语言把事情说得很玄乎”,这些书里介绍的“成功经验”,有夸大其辞甚至“洗脑”的嫌疑。市场上泛滥的生活保健书,内容互相矛盾,翻开这本书,它说这个适合某种病人吃,翻开那本书,它又说不适合,“普通读者没法判断书中内容的对错,这并不会对养生起到帮助”。名人传记的“罪过”则在于明星们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大家听,但业内人士都知道是明星在美化自己,真实度不高,且多数传记是枪手代笔。这几类书里也有不错的作品,但“鸡肋书”的数量多到泛滥。

  这个《焚书指南》中,所表达的阅读趣味,对阅读的选择,对读书的看法,虽然是个人化、自我化的阅读认同,但其中很多是反映了现在大家的共同的阅读感受,触及到我们的读书生活、图书界很多存在的问题。

  先说“成功学、励志书”。图书出版市场上畅销的,成功学、励志书是重要的图书种类。成功学、励志书的文化精神和阅读价值,应该是点燃生命,给人震撼,唤起勇气和力量,赋予读者决心和行动的动力,所以,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青年学生、年轻白领、职场新人是这类励志书的主要阅读群体。但是,如今,成功学、励志书的出版,却是集中反映了图书出版阅读中的所有弊端。浮躁、跟风、炒作、功利、复制、代笔、虚假,几乎成了这类图书的特色,乃至成为了推行所谓“庸俗成功学”的工具。很多读者说,尽管目前成功励志书泛滥,但在创作界找到一本独创的、跨越时空、传之久远的成功励志书,可说是很难。所以,《焚书指南》中首提“成功学、励志书”入火堆,还是有一部分道理的。

  《焚书指南》中认为“生活保健书”应该投入火堆,这是对的。虽然张悟本事件之后,养生类、保健类书籍的销量有所下降,但养生类、保健类书籍在市场上的生命力依然顽强,且鱼龙混杂。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养生保健图书中,有很多观点缺乏科学依据,诸多虚假、错误、矛盾观点屡见不鲜,甚至盲目夸大某些药材在不同使用方法下的作用,给受众带来了很大损失。这些“生活保健书”,往往是单纯追求内容的观点的“新奇性”而牺牲了“科学性”,让医学科普向商业化演变,这是无法达到向大众传播养生、保健医学科普知识的正确、健康的目的的。

  图书市场上的“明星自传”的泛滥,早已为读者所诟病。所以,《焚书指南》是代表了读者的看法的。诟病的原因在于,虽然明星自传在不停地出版,但在相当数量的明星自传图书中,在图书文化品质、精神含量、思想格调、审美趣味、艺术特色等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甚至,有的明星自传中菜谱、美容、游记、写真、图片等五花八门的内容占了大头,“注水”严重,不仅内容无异于流水账,有的明星为了出书找人代为操刀……这类明星自传,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信息的摆放和堆砌,而无从获得“阅读”价值,更谈不上什么文学之美。

  《焚书指南》疯传,是否给予了我们这样的启示:我们的图书出版,能否少一些急功近利,少一些利益冲动,让图书出版真正走向培养阅读文化、精神本质的目的,担当起启蒙大众、追求进步和提高有品质的阅读生活的职责?(袁跃兴)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