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启示:为官者必须“干净”

时间:2013-09-25 14:13   来源:新京报

  明智的官员应该得到的教训只有——为官者必须自身干净,才能经受得起民意的“意外”聚焦,才能在亿万双苛刻的眼睛审视下不“现原形”。

  近日甘肃张家川警方刑拘16岁少年一事,在网上激起千层浪,事情的走向也与舆论焦点密切相联。23日深夜,张家川县政府门户网发布消息称,当天停止白勇强担任的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职务。

  至此,公众在这场舆论事件中坚持不懈的监督终于有所收获。刑拘事件发生不久,法院曾认定白勇强行贿5万元这一消息就被网友发掘出来。网友向张家川递的“招”不止这一个,包括该贫困县的豪华办公楼等。不过公安局长被停职,至少已经说明网友的监督,并非空穴来风。

  少年因发帖被刑拘,当地警方在适用法律和处置方式上,颇遭诟病。但网友的应对却是“迂回”的,行贿、办公楼等陈年往事与刑拘少年一事毫无关联,可这些问题往往容易暴露相关官员们的“软肋”。近年来,网络舆论往往“无意”间就让“犯众怒”的官员“现原形”,似乎已成类似的固定套路。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莫过“表哥”杨达才。先是一张在事故现场“笑脸”照片火遍网络,接着被扒出大量的戴名表照片,接着纪委介入调查。再然后,就是不久前杨达才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审获刑14年的消息了。庭审时,人们愕然发现,杨达才竟一直是“笑脸”,才知道事情的开始原来是场“误会”。

  现如今,一有官员因举止失当、发言雷人或应对突发事件逾矩而成为“网络名人”,人们就会迅速而默契地将他的周边和历史翻个底掉,一旦发现疑点、污点、“罪证”,就会形成舆论“龙卷风”,不得到回应便不会止息。

  这样一种舆论生态,对地方政府和官员有什么样的启示呢?谨小慎微者可能会学得“人怕出名猪怕壮”的“处世哲学”,但“避免出名”难度太大,因为许多“名”并不是当事者自己想出,而是从天而降、防不胜防。

  无论白勇强还是杨达才,都没什么冤好喊。不管他们被网络聚焦的肇因是如何偶然,当初的错或罪都不是网友杜撰的,而是他们自己作下的,相应的代价也是他们早该付出的。惩罚不是来早了,而是来晚了,这反而暴露出一些地方的反腐工作存在漏洞。比如,白勇强行贿一事,若无此事,当地准备几时处置?

  明智的官员应该得到的教训只有——为官者必须自身干净,才能经受得起民意的“意外”聚焦,才能在亿万双苛刻的眼睛审视下不“现原形”。被摆在放大镜下挑刺,本来就是“公仆”必须面对的“待遇”。在人人为记者的网络时代,官员更要做好随时出名、随时被舆论“审查”的准备。(西坡)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