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着妈妈旅行,用路途丈量的孝顺

时间:2012-10-16 14:14   来源:西安晚报

  3359公里的路程,93天的步行,日前,北京的26岁小伙儿樊蒙推着轮椅里的母亲抵达了西双版纳。樊蒙的母亲53岁,因患小儿麻痹平时出行不便,樊蒙经常推着母亲出去散步。母亲有个心愿,想去西双版纳,但一直未能实现。今年7月,樊蒙有想出去走走放松的想法,母亲再次提起去西双版纳。结果第二天樊蒙就辞了工作带着母亲出发。(10月14日《北京青年报》)

  羔羊跪乳,乌鸦反哺,何况人乎?孝顺是做人的本分,是伦理的基础,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孝顺,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用行动来证明,也可以用旅途来丈量。3000多公里的跋涉,对樊蒙来说是身体的旅行,何尝不也是一场孝心之旅?轮椅走到哪里,孝心就延伸到哪里,旅途也许有终点,而孝心却始终贯穿在漫漫的路途之上。

  何谓孝顺,一千个人可能有一万种判断,行孝没有定式,也不必拘泥于一格。让父母吃好穿好是孝顺,让父母精神富足也是孝顺;让父母在家享受天伦之乐是孝顺,实现父母的心愿,带父母出远门饱览旅途中的风景、人世中的风情,也是孝顺。而樊蒙无疑属于后一种。做到后者未必比做到前者更有优越感,但在如今老人早已不愁吃穿的今天,尽量满足父母的情感寄托,显得尤其可贵。

  前不久备受关注的新24孝就有这样几条: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如此种种,说到底是告诉大家,孝顺父母不能没有物质供养,但不能止于物质奉养,毕竟老人需要更多的情感满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樊蒙最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仅有个人的孝心展示,还有更宏阔的孝心传递。接受采访时,樊蒙表示,“我现在有个梦想,等回到北京后,我要给妈妈组建一个残疾人摩托车旅行团,成员大概四五名,有人维修车辆、有人负责食宿、有人负责统筹。让他们这些身体有残疾的人,也可以去想去的地方。”这种朴实而深情的做法,让人感动,也许正是由母亲的例子,樊蒙深知残疾人旅行的不便,而旅游念头又十分强烈,所以他能设身处地地想到残疾人的需求,这是孝心的升华,责任的提纯。

  值得欣慰的是,樊蒙一路上也收获了情感的馈赠与善意的伴随。有无数人向他们母子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更有无数人向他表达了敬意,一个细节是,在樊蒙母子正经过普洱时,普洱市思茅一中两名高三年级学生,得知消息后,骑行20多公里后,赶上樊蒙母子与其交流。无论是帮助樊蒙母子,还是与他们同行,进行沟通,这都是对孝顺的赞许和犒赏。

  当然,也有人说樊蒙是炒作,不过,我们宁愿这样的炒作多一些,因为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0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78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咱做子女的,孝敬父母是理所应当的事,不能讨价还价,不能注水,更不能只停留于言辞的表达上,但愿多一些樊蒙,但愿我们能够通过樊蒙检视内心,领悟尽孝须尽早,和尽孝更要满足父母精神需求的真谛,从而以实际行动表达孝意。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