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中秋节,一条“山西太原一商家中秋请环卫工人吃鲍鱼”的新闻在网络上发布后,迅速引起国内外多家媒体转载与网友的热议,网民对此褒贬不一。(光明网 10月8日)
看到这则新闻,想起来很久前有家餐厅把路边的以为拾荒老太请进了店里,为后者提供了一顿美餐。虽然方式和请的人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它们都必然会和炒作扯上关系。更有偏激者,会破口大骂那些商家拿弱势的人做商业炒作,是没有社会道德底线的行为。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事和咱也没多大关系,可能骂人的人连鲍鱼是什么样都没见过,至少我们看到的事实是,环卫工们吃到了很多人没有吃过的美餐,这顿他们吃饱了。
有人会说,那下顿饭怎么办?如果解决不了,那还只能证明是炒作。对商家而言,赚钱和做品牌自然是首要的任务,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任何的权力去要求商家们全都变成慈善家们,换个角度看,这是一场温情的广告而已,至少没有那种虚假的宣传和过度的包装。对环卫工,他们吃饱饭了;对商家,他们的产品或公司得到了宣传,双方的共赢很显而易见的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这有什么可非议的呢?不喜欢看,大可以闭上眼,瞅也不瞅它一眼。
显而易见,环卫工的收入配不上鲍鱼,商家也不会经常请环卫工吃大餐。如果宴请的不是环卫工而是比他们收入高的白领,恐怕争议就会小很多,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环卫工地位有多低。前段时间,有环卫工一边打吊瓶一边工作,顿时感动了很多人,事实上,在街头,会经常看见环卫工躺在树边就睡着了,看着让人心痛。假如这个时候,能够有商家专门的提供一些设施供环卫工休息,我们还能说是炒作吗?还是那句话,解决环卫工长久的生活,不是商家们必须要完成的义务。
通常这个时候,有一个神奇的“相关部门”我们忽略不了,环卫工的工资低、生活很难有保障,也和其有密切的关系。“72岁环卫工每日带孙女扫街受关注后遭辞退”的出现本身就说明了很大问题。解决环卫工生活问题光靠商家的一两次的赞助是不行的,更需政府给力,也希望前者的炒作也好、善意也罢,能够给后者带来一些思考,毕竟环卫工这正靠的还是政府。(李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