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长假期间高速公路对小型客车实行免费通行的消息,已经沸沸扬扬地“渲染”了一段时间。人们对这一有限度的免费举措,多示以“利好”的赞赏。
首次实行重大节假日期间收费公路免费政策,社会普遍反映是有效降低了游客出行成本,将刺激与旅游业紧密相关的食宿、娱乐、休闲、购物等消费,提振假日经济,拉动内需发力。
实际上,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早有先例。在山东等一些地方,赶上春节,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都会给过往车辆送上几天免费行驶的“年礼”,让回家过年的人们心中漾起一丝温馨。此外,不少人还记得,2008年南方地区的那场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发生时,为确保“通路”,一些地方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不仅免收车辆过路费,有关部门还给绕行其他路段的车辆发放了现金补贴。
但是,这些年一些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不那么“人性”的事例,也常有所闻。相信不少经常光顾高速公路的行车人都经历过这般场景:途经一些“剖腹挖膛”的路段,或是“搓板路”“补丁路”时,大小车辆只能靠边蜗行,行车时速大受影响,有时还要停车长时间等候;到了收费站,收费员照旧把手一伸,分文不差地收取过路费。
还有一个常见现象:高速公路路牌不明、路线不清,常常让行车人犯“迷糊”。不少人由此认为高速公路硬件挺“硬”,软件也“软”;还有人诧异于高速公路“有钱修路,没钱挂‘牌’”,不要说外地人,就是本地人也时常因为路牌指向不明走岔路。更令人提心吊胆的是,个别急着赶路的行车人被路牌弄“迷糊”之后,竟然调头冒险逆行,场面着实惊险。
管理要“管”在“理”上。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巨资投入,严格收费管理本来就是管理部门的责任。同时,不论是高速公路维修,还是路牌不明误导行车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责任,应该加以“人性化”的改进。
其实,无论什么交通方式,都是为老百姓服务的,都要鲜明地体现以人为本。从这个角度来说,除了重大节假日为民让利之外,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强化“人性化”服务,祛除垄断风气,还是很有必要的。(侯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