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从三个环节解决井盖缺失问题

时间:2012-08-16 16:28   来源:合肥晚报

  8月13日下午5时20分许,北京朝阳区一名3岁男孩不慎坠入一口百米深井。截至14日晚,男孩仍未被救出,但救援人员表示,男孩已经没有生命体征。村民表示,附近建材城一直在施工。事发时这口深井的井盖没有盖上,现场也没摆放任何标识。 (8月15日《京华时报》)

  各地因为井盖缺失或损坏而致人伤亡的现象,并不鲜见。如何保证井盖完好、安全,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笔者以为,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不妨从三个环节上动脑筋和下工夫:监管,汇报,抢修!

  “监管”是第一个环节,也是根本性环节。井盖缺失了,就得及时发现,及时抢修,留着隐患在那里,必然对过往行人的安全构成威胁。那么谁来负责此事,保证能及时发现井盖坏了呢?我认为,不能光指望主管部门,而应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共事业靠全社会力量来管理,效果会更好些。比如,能否将责任明确给城管或交警?他们天天在街上执法、值勤,完全可以有条件、有能力发现哪里的井盖坏了,哪里的井盖缺失了。再比如,能否实行门前包干制,即按临街商铺、单位进行分工,谁门前井盖谁负责监管呢?包干到户好处在于,将全城井盖化整为零,分散监管,能够增强监管者责任心,容易发现问题,及时报修。这样,就能避免井盖坏了却长期无人过问的现象出现。

  “汇报”是过渡性环节,也是关键性环节。明确了有关单位、商铺或个人的监管责任还不够,必须保证他们发现问题后,能及时汇报。光发现问题,却不汇报,或汇报不及时,同样有可能酿成事故,这也是不可以的。为了保证他们发现问题后能及时汇报,恐怕还得实行问责制。当然,为了体现公平,凡是所负责的井盖没有出现问题,或出现问题后能及时汇报的,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考核周期,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半年。奖励标准,则视考核周期长短而定。

  “抢修”是跟进性环节,也是终结性环节。井盖损坏的问题被发现了,也汇报了,接下来就看主管部门怎么做了。很显然,接到关于某处井盖损坏的汇报后,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安排人员及时抢修,越快越好。如果接到了汇报,不当一回事,甚至束之高阁,那就是严重失职。井盖损坏了,本来就该你主管部门管,现在社会各界已经共同参与监管了,把问题发现并汇报上来后,你还无动于衷,不积极抢修,怎么能说得过去?为了保证主管部门接到汇报后不推诿,不拖延,政府部门应鼓励包干户或其他市民举报。对不及时抢修的,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

  小小井盖,牵涉到安全大问题,绝不可掉以轻心。作为各地政府部门,理当将此小事当作大事提上议事日程,千万别再让井盖伤人、害人的悲剧上演了。 (孙仲)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