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职称与开房收钱是二元关系

时间:2012-05-07 14:17   来源:法制日报

  5月4日,有微博爆料,湖南高校教师职称评委名单刚确定,参评教师即开始送钱。今年体育专业评委刘一兵教授为方便老师们送钱,在新天宾馆开了套间并广而告之,一时门庭若市,楼层服务员只要遇到打听2408房间的,便会问:“你是要评职称吧?”湖南省教育厅目前已终止刘一兵教授评审专家资格,有关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5月6日《新京报》)。

  职称评委“开房收钱”,2408立马蹿红。只不过体现在职称评定上的“权学交易”,早就不再是新鲜事了,那扇门一点儿都不神秘。

  刘一兵的受贿行为何以如此艳帜高悬,一点儿都不遮掩?除去其个人行为举止的张扬之外,也有着相对而言普遍的社会认知基础,即职称评定早已经沦为权力通吃之下的利益博弈,学术的成色远远比不上人民币的厚度,人们对此都心照不宣,不以为意了。正如湖南高校一名去送钱的副教授所言,送钱评职称,“早在七八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在这样一场博弈抑或游戏中,刘一兵不过是玩得有点儿出圈而已。既然花钱买职称已经流行多年,既然那么多评委都可以用钱摆平,何以不见有关部门积极有效的治理?这一明显不合法的做法竟然成为潜规则,必然有其内在的理路。当然,我完全无意为刘一兵教授辩护,只不过是想借此强调一下,也要格外注意这一事件中“买方”的责任。在这一事件持续的发酵中,那些送钱的副教授、讲师往往呈现给公众一脸的无辜和无奈,似乎只有收钱的评委才是错的,这不免让这对“二元关系”有些简单化。职称评定中的权钱交易之所以愈演愈烈,与参评人的疯狂送钱颇有关系。不能因为处于弱势一方,其行为就天然具有了正当性,更不能因为收钱的评委错了,送钱的老师就理直气壮了。

  也因此,治理之举似乎也不能仅仅止于那些收钱的评委。有人说了,换了评委,此前的送钱行为还得重新来过。可见,职称生态的廓清:一方面,评委的个人操守确实很重要,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这些麻烦自然也就不会有了。遗憾的是,这样的设想实在过于理想;另一方面,对于参评人大肆送钱的行为,不应该太过宽容。

  此外,关键还在于应该尽快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机制。一名教师的学术水平到底如何?其实每一所高校里面都有“两本账”。一本是那些堂皇的职称、荣誉,还有一本即是师生的口碑、业内的公论。行政主导的职称评定应该尽可能地吸纳民意、扩大参与、增强透明,让职称与师生的口碑、业内的公论接近,而非渐行渐远,终成割裂。

  关上“权学交易”的大门,改变以行政评价学术的弊端,2408开了一个头。接下来的,还需要有关部门痛下决心,将学术还给学术,不再人为设置疯狂的赌局,以行政力量过度干预学术评价,甚至将职称作为一种钓饵,听任那些原本可以钻研学术的讲师、副教授们日日逡巡于权力之门,人越做越小,学术越来越边缘。长此以往,情何以堪!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