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忙时节农家在地头吃的“割稻饭”,用的都是当地当季作物,近几年大受城市游客欢迎。图为台南后壁乡田间为迎接游客准备的“割稻饭”。
鱼里含孔雀绿,蜂蜜有抗生素,但是,橄榄油里没橄榄,花生糖里没花生……台湾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令“吃”成了社会问题。对此,《联合报》近日连续刊文推动“舌尖上的教育”,传播“食育”观念,希望孩子知道食物粒粒皆辛苦,不是餐厅、厨房长出来的;而大人们改变“吃药不嫌贵,吃饭拣便宜”的思维,不再只注重口味与省钱,以此将不安全食品的危害降到最小,提升台湾食品的健康水平,建立起正确的饮食习惯。
买菜学堂
台北师大夜市有一个买菜学堂,专家、学者、农民都是老师,家庭主妇、食品商、食品生产者都是学生,课堂讲授食品添加剂、检验制度、农作物生长知识,每堂课都挤满人。课堂主办者表示,这说明现有的教育体系里缺了“食育”的内容,而这些内容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日益重要。当下,人们从“吃饱没”的问候改成“千万别吃某某某”,而小孩子也从抢着吃改成追着喂,因此,大家开始关注吃得放心,并让孩子有珍惜食物的观念,知道食物从何而来、如何制成,该怎么对待食物。
不少学校已经开始引入“食育”观念,新北市深坑中学的老师看到学生每天倒掉的中餐堆成小山,便设计了“饮食课堂”,带领学生走访农会、菜田、市集,并在校园开辟小块菜田让学生种菜,收成后教他们做菜和到集上叫卖,在这个过程中教会学生认识当地的农作物,培养他们吃应季食物的习惯,加深了他们对天然食物的感情。
地产地销
现在,人们不仅在意吃的是什么,还关心食物的来源、生产过程,一般来说,省掉包装、运输等中间环节,当地产当地销能提升食品的安全程度。有台湾民间团体正在推动各中小学先采取地产地销方式制作学生餐,这样能形成消费规模,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又令校园午餐多了一层安全保障。
台湾每天有250万份校园午餐,如果都能采用当地食材,当地农民就有一份稳定的作物销量,学校可以与农民协商少用农药、化肥,以此改善当地的土地环境。学生也可了解作物与土地和四季的关系,知道不是不分季节都能吃到想吃的东西,这样会更珍惜一饭一菜。
为此,民间团体呼吁台湾农业主管部门提供农作物采购指南,让学校了解所在地的农作物和生产规模,知道如何在最近的地方找到想要的食材,而不是完全被中间商的利益牵着走。
落实障碍
现在,食育观念在台湾已成“显学”,从媒体、图书到大大小小的体验式农场,都为食育准备了各种方案。有一套《食育教养》的图书,提倡父母带着孩子进厨房,从食谱到做饭的各个环节如何亲子互动都有详细指点。问题是,这些方案能否在现实中落实。首先,都市家庭生活节奏紧张,父母能否有时间带孩子进厨房实行食育教育是个大问号。也有老师提出校园再增加食育内容,会令师生负担加重。
一位小学老师投书《联合报》表示,看到全社会都在讨论食育立法、食育计划问题,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现在的学生的确远离土地,吃了太多的加工食品,对食物原有的样貌和生长过程却一无所知。如果从小进行饮食教育,的确是件好事。忧的是学生真的好忙,校园里除了课纲要求的七大领域课程,还要有家庭教育、环境教育和法制、防灾、性别、能源、生命等教育环节,还上哪找时间上食育课呢?
这位老师忧虑即使在学校里普及食育,如果没有配套的师资、教材、课时,也会流于形式与过场。
[责任编辑: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