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台北4月14日电 (记者 刘舒凌 陈小愿)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张亚中14日在台北指出,《马关条约》签订120年后,台湾一些人仍将“日据时期的殖民统治”称“日治”,等同污蔑当年抗日先贤的牺牲奋斗。
4月17日是《马关条约》签订120周年。台湾大学政治学系两岸暨区域统合中心、两岸统合学会、中评智库基金会14日举办圆桌论坛,邀集台湾多位政治、文化学者共同反思这一历史事件对两岸及东亚的影响。
张亚中指出,历史容易被遗忘、选择性记忆,史观更容易被刻意翻转。台湾某些政党与民众看待《马关条约》,与120年前的历史情境有根本性差别。
多年来,台湾一些人为了政治意识形态、建构“台独史观”,坚持援用日方所谓“日本统治时代的台湾”这一称呼。张亚中指出,事实是《马关条约》签订当年就在台湾开启了一场战斗地域广、时间长、参与人数多、死伤严重的乙末反抗殖民战争,再加上日后长达21年的武装抗日起义,共有数十万台湾民众遭杀害。
他说,今天台湾再使用“日治”称谓,等于认同日本统治的正当性。当年台湾先民牺牲生命抵抗殖民统治也就成了“暴民”,这等同污蔑了当时抗日先贤们的牺牲奋斗。
中国国民党文化传播委员会党史馆主任王文隆在论坛上指出,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是推动孙中山投身革命事业的关键事件,他也一度在台湾策划革命。
王文隆认为,孙中山对于该条约的态度,1930年经蒋介石加以汇整后提出,即中国国民党的对策是要让东亚回复到《马关条约》签署前的状态。
至于《马关条约》对日本的影响,辅仁大学日文系教授暨日本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指出,因取得台澎、辽东及朝鲜半岛,日本在签订该条约后与欧洲各国一样步上殖民主义路径,所谓“兴亚”变调为侵略亚洲的溢美之辞,为日本后来侵略历史埋下伏笔。(完)
[责任编辑: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