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地方  >   文化交流与合作

“宝岛驻京办”的百年乡愁

2014年07月29日 11:28:49  来源:
字号:    

  在众多“驻京办”中,有一座会馆重如泰山:论地段,正阳门外第一家;论身份,台湾省在大陆的唯一代表;论名人,近现代史上几乎所有宝岛来的大人物,都曾在此落脚。百余年沧海桑田,不曾转移的除了会馆本身,还有一颗中国心。

  穿过熙熙攘攘的前门步行街,走过前门东路,和阳平会馆的刘老根大舞台比邻而居的,是一组看上去颇像台湾妈祖庙的恢弘建筑,京韵南风交相辉映,这就是在原址重建的台湾会馆。明清两代国家选材靠开科取士,台湾也不例外。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科举制移植到那里,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开始,陆续有台湾举人到北京参加会试。而前门外的大江胡同正是客栈聚集之地,一来二去,这里就成了台湾籍学子甚至商人的落脚之地。

  今天,古老的台湾会馆大门旁多了一组“五人上书”铜像,引得不少来宾驻足。许多人知道清末有个“公车上书”,却鲜有人知这台湾版的“五人上书”。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订立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澎湖被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台湾海峡两岸,群情激愤。《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11天,由在京台湾省籍人士叶题雁、李清琦、汪春源、罗秀惠、黄宗鼎等5人联合上书都察院,由都察院左都御史裕德代转奏呈文,激烈表达“夫以全台之地使之战而陷、全台之民使之战而亡,为皇上赤子,虽肝脑涂地而无所悔”的决心和勇气,史称“台湾五举子公车上书”。

  如今百年已过,这五位爱国志士也早已离我们而去,只有五尊塑像还屹立在会馆门前,坐观祖国由弱到强的百年风云。

  民国时期,会馆被出租给商户,其收入作为“台湾旅平同乡会”的活动资金,也算曲线救国。1949年后,和其他会馆一样,这里也变为民居。直到1993年后,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才得以慢慢恢复,作为纪念场所。而如今修葺一新的台湾会馆,不仅是台胞们的落脚点,更成为向京城老百姓展示台湾风采的窗口。

  如今您来到台湾会馆,可看到古朴的北京四合院加入了骑楼、拱墙、琉璃饰品等颇具台湾特色的建筑元素。街头巨幅的宣传画上描画着台湾鹿港老街、三峡老街的独特风情,让人产生时空交错的感觉。此次装修,在保留地上建筑的同时,还更多地开发了地下空间。

  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展厅里,全是台湾特色商品。各式各样的台湾琉璃是这里的重头戏,它们或造型典雅、如佛似仙,或造型随意、飘逸自然。静雅的颜色和如水的透感,都将这个曾经的佛教法宝极为动人地展现在众生面前。其中一件叫“满荷包”的琉璃作品,重达143公斤,堪称镇馆之宝。而在一旁的artkey创意文化商品,更是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眼球。脸谱图案的旅行箱,后汉画像砖似的笔记本,无一不表现着台湾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对外来元素的兼容并蓄。小小物事,也体现了台湾文化的精髓所在。而这些商品在台湾会馆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不仅是商品的博览会,这里还有“中华魂京台情”京台交流史展。展览利用原有的台湾会馆地上建筑布置,包括“台湾会馆的变迁”、“在北京的台湾人”、“京台交流新篇章”、“美丽的宝岛台湾”四个单元内容,这里既展示了宝岛台湾的魅力风情,更是将不少珍贵实物直接搬到展室,如巧夺天工的脚趾陶艺,独具特色的台湾油伞,以及色彩缤纷的台湾少数民族服装,让古老的会馆一下热闹了起来。 

 各地涉台活动   新闻排行  地方快讯

[责任编辑:石宏]

相关内容

地方台办主任活动报道汇集

地方通讯员园地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