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繁体(传统正体)字的台湾地区有极少数与大陆在同样语境下相同的用字,要比用简体字的大陆“简化”(港澳也有此类情况,但不尽相同),试举三例。
份与分
表示人的身份上,大陆用“份”,台湾地区用“分”。而“部分”等词台湾地区分、份皆用。台湾学者于大成在其著作 《文字文学文化》(贯雅文化公司出版,1993年3月)里有专门谈“分”的文论,指出身份一词正确的要用“身分”,台湾报刊或近人的文学作品中常写作“身份”是错的。并举逸话:其堂弟在某次国文考试中,吃不准辨别题“身份不明”的份与分用哪个,犹豫间看到桌面放置的身份证上赫然印着的是“身分證”……
分的先字是八,《说文》:“八,别也,像分别相背之形”。研究古文字应当知道,左右分开之“八(ba)”为分的古形义亦是古音,今苏浙沪一带讲分开两字,分仍念古音“八”。八后来用作数字,八下置刀造出分字,以刀劈分也。
分的字义多多,但作为分开之义,自古以来在人与事物的区分上通用。而份古又同斌、彬、玢,《论语》“文质彬彬”可写作“文质份份”。
理论上讲,大陆也用“身分”的。语文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词例》(1988年国家语委汉字处编,91页)就把“身分”作为常用字例。但现在使用时,人的划分加“ 亻”作“身份”不无道理。
葆与保
葆字有草木丛生等义,在“保持”的意思上与保通假。不过“永葆青春、永葆活力”等句式大陆用葆台湾地区用保。
台湾南部有两座相邻的铁路车站,永康站和保安站,往来两站的火车票上印的永康、保安四字,可读成永、保、安、康。这吉祥语车票,由于媒体宣传而声名大噪。铁路车票在电脑化后,应民众需求,两站保留了传统的硬纸卡火车票。每逢节假日、特殊日期(如9月9日,谐音久久),“永保安康”车票会更抢手。许多人购票不坐车留作纪念或送亲友。
古汉语里也只用“永保”,如《尚书》“永保天命”、《后汉书》“永保福禄”等等。保,甲文系成人背着孩子的状形,义为保护。从构字组词理据看“永保”应该属正统的。已无从考索大陆上个世纪50年代后,是谁或许为了字词表面亦“青春、活力”先启用“永葆”,遂成“定式”。
犟与强
查《辞海》,犟:“固执,不服劝导,脾气犟”。而多音字的强在读古字音“犟”声时,其解也同犟。台湾地区不用犟字,旧时字辞典及书籍文章中亦无犟。犟当为现今大陆个别“繁化”字之一。
2000年11月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李可染画展,我带几位学生去看展。在可染代表作“犟牛图”前,学生与周遭台湾观众皆不识画中题款上的“犟”字。我告诉说此字即“强”,大家认为强下加牛的犟很形象生动,“好有趣噢”。
在中华汉字宝库中曾有过表现牛脾气犟的“趣配”,即“牛”上加“頑”的字,形容牛之顽劣,与犟不相伯仲。此字最早收在八百年前金代的《四声篇海》,直到清《康熙字典》、民国初年的《中华大字典》还有收录,可惜今天“頑牛”一字海峡两岸都已不用。
上述三例字组大陆可用“简”但已习惯用“繁”,台湾地区分、份择用,身份之份要用简的分,葆、犟不用“繁”只用“简”。台湾的这个用“简”,其实是用“古字”,而行文里的繁体“古字”,用古词语和(和,台湾在作连词时念“汗”,这是老北京话)读古音的例子就太多了,细微中在在(处处,台湾常用的古汉语)折射出汉字在两岸行文发音方面的一些异同。(作者:徐梦嘉)
[责任编辑: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