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5月18日厦门消息 台湾吕氏祖籍福建诏安、台湾宜兰李氏祖籍福建诏安、台湾林氏祖籍福建平和、台湾张廖简氏祖籍福建南靖……17号下午开始的闽台姓氏族谱展上,一本本承载厚重历史的纸质“纪录片”,讲述了台湾同胞先祖东迁的沧桑历史,而在这些历史当中,有关“六桂”的故事特别引起了记者的兴趣。
台湾“六桂”宗亲总会是此次组团参会的最大的台湾宗亲团组,达到46人。早在16号晚上的海峡论坛开幕式文艺晚会上,这支队伍就颇为引人注目。
据世界“六桂”宗亲总会副理事长洪贤德讲述,“六桂”为六个姓氏:洪、姜、翁、方、龚、汪,“六桂”的由来有着一段沧桑的历史。据记载,在宋朝时,翁氏镇守边关,后来被陷害,被迫将六个兄弟改姓,也即后来的六个姓氏。不过“六桂”的后代并没有被这场变故所击倒,反而因为挫折而更上进。
台湾“六桂”宗亲总会副总干事洪长成说,由于“六桂”后代不断有考取功名者,早期“六桂”实为“六贵”,后来为了低调起见,才改为现在的“六桂”。
如大多数闽人的祖先一样,“六桂”大陆最早的祖先是在河南固始县,而入闽的开基祖是在莆田,因此,他们都是回莆田谒祖。不过“六桂”东迁台湾的时间则各不相同,有的在郑成功时期,有的在清初,还有的在清末,如洪长成的祖先即在清末光绪年间东迁台湾,还有的并没有东迁,如厦门翔安的“六桂”。如今“六桂”子孙遍及台湾25个县市、大陆闽南地区以及世界上其他地方。台湾“六桂”宗亲总会执行秘书洪参教则具体指出,在台湾2300万人口中,有78万“六桂”乡亲。
“六桂”的子孙非常团结,他们组织的世界“六桂”宗亲总会总部设在美国加州,每两年举行一次宗亲恳亲会。明年,该会将在厦门翔安举行,届时,世界“六桂”乡亲们,又可以齐聚一堂,叙叙乡谊,聊聊历史了。
其实,“六桂”的东迁只是闽人入台这个浩瀚的历史画卷中的一个缩影。史书记载,大陆人民移民台湾可以追溯到明朝以前,但直到明朝末年,在台湾定居的二三万大陆移民还是以海盗、贫民、渔民、走私商人等底层民众为主,且大部分为福建人。明清之际,特别是郑成功驱逐荷兰人后,郑氏将士与家属大量迁往台湾;在清朝实行迁海之际,郑氏又从福建漳、泉一带组织大批移民大量迁往台湾;使在台湾的大陆移民达到十多万。
经过康熙年间在台湾设府,乾隆年间允许“良民”迁往台湾,光绪年间大力招垦,至1895年台湾被日本侵占时,以闽人为绝大部分的大陆移民及其后裔已超过200万,他们的后代构成了今天台湾的“本省人”。
正是因为这样的历史,中国人传统的落叶归根情结在台湾人身上特别明显。上世纪1987年开放大陆探亲以后,不止有成千上万台湾老兵返回大陆寻找亲人,更有不少台湾人回到祖籍地寻根谒祖。而由于闽人迁台历史的久远,要寻找到正确的祖籍地,根据族谱中的开台祖名号寻找大陆族谱中相同的祖先名号。族谱对接,就成为了寻根的重要基础。
中华黄氏宗史研究会的黄千忠收集族谱已经20年了,他也是特意来参加今天的“闽台姓氏族谱和涉台文物展暨宗亲恳亲会”的。据黄老介绍,目前自己收藏的2000多册族谱,除了供自己研究以外,也作为帮助他人寻根的历史资料。
不过宗亲们也发现:通过个人的收藏力量毕竟比较小,只有通过社会或者组织的运作,组织综合性的大规模的族谱研究和族谱交流活动,才能使族谱资源更多的被挖掘,也才能帮助人们更快地找寻自己的根。
陈春霖就是致力于此项工作的台湾人,他是台湾财团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的秘书长,该会也是本次“闽台姓氏族谱和涉台文物展暨宗亲恳亲会”的协办单位之一。陈春霖向记者介绍,他们经常开展两岸族谱研究和族谱考察活动。在即将到来的6月份就有两场比较重要的与两岸族谱相关的活动,分别是组织漳州相关族谱研究人士前往高雄考察族谱文化,另外还有另外一项是充满创意的活动,那就是在福州举行的青少年创意族谱活动。陈先生介绍,所谓青少年创意族谱活动,就是鼓励年轻朋友们通过自己的想象,用手笔绘出自己姓氏族谱的源流,使年轻人对自己的根更有记忆,也更有兴趣。
族谱记载的是过去的历史,然而历史是未来的基础,只有了解了自己的历史,才能夯实两岸的未来。两岸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需要找寻自己的根,也正是在此意义上,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部分,族谱交流是值得大力推广的,因为那关系到我们的过去与未来。(特约记者 徐丽麟)
[责任编辑:田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