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原本是他乡

时间:2014-04-23 10:31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故乡原本是他乡(发现·角落里的中国)

  执着地庆祝每一个汉族节日,比其他汉族地区隆重得多。也许,长期被看作“化外之民”的屯堡人正是以这种执拗的方式固守着自己的“异域飞地”

   乡音未改

  “我们祖上是洪武年间从安徽歙县迁到这里的,这里原叫永安屯,后来鲍氏宗族兴盛,改名鲍家屯。”58岁的鲍灵益说话一律作翘舌音处理,逢到原就是翘舌音的字词,舌头更卷得厉害。

  现今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的鲍家屯是屯堡文化的代表,源于朱元璋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明洪武十三年,云南梁王巴扎刺瓦尔密反叛,第二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和沐英率30万大军征南,经过3个月的战争,平定了梁王的反叛。经过这次事件,朱元璋认识到了西南稳定的重要性,于是命30万大军就地屯军。

  这一屯,屯出了悠悠600年的“明代历史活化石”。江南汉文化自屯军兵士和其他移民带入贵州后,历经整合与重建,却基本保留了当时的明代汉文化遗韵。鲍灵益的“卷舌头”,便是受赐于明代官话的传遗。

  习俗犹在

  不只是语言,鲍家屯的服饰、建筑甚至娱乐方式都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

  原非屯堡人的桂发芝12年前嫁到了鲍家屯,梅花冠、宽袍窄袖、丝头系腰、绣花丹凤鞋,眼前一副标准屯堡妇女装束,手里正织着丝头系腰,“这个丝头系腰全世界只有我们会做。”她特意用了“全世界”表示强调,眉宇间满是自豪。据鲍灵益讲,这种服饰是传承了明太祖朱元璋夫人“马大脚”的服饰,俗称“凤阳汉装”。这些服饰从安徽传来,如今在安徽当地早已失传,但是在鲍家屯周围的屯堡却完好地保存下来。

  石墙、石瓦、石街,鲍家屯与石头有着不解之缘。村子呈阴阳八卦布局,碉楼林立,古巷幽深,“原来是军屯嘛,为了预备打仗建的,敌人来了,我们这就是一个堡垒。”鲍灵益说。现在屯堡村寨中,至今残存着许多垛口、炮台。

  来鲍家屯,不能错过地戏表演,俗称跳神,由原始傩舞的分支军傩演变而来。63岁的鲍中芬老人讲:“跳神不在搭的戏台子上,就在空地上。”据说,地戏的由来与屯堡人的生存选择有关。《续修安顺府志》记载:“当草莱开辟之后,人民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

  文化式微

  拉起家长里短,一旁的一位老人忽然沉默不语。记者问起,她说几个孩子都到外面工作了,逢年过节还能回来,但是“屯堡人的衣服,他们都不穿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外面打工,“打工赚了钱,有的回来盖起了新楼房,有的干脆在外面成了家。”老人讲。在寨子里徜徉,老石头房子与新起的砖房混杂而立,有的老房已经倾圮,再无人居住。村里的年轻女子大多穿起了高跟鞋和羽绒服,老式汉服她们只是“过节的时候穿穿”,老人忧虑地絮叨着。

  倒是日渐熙攘的游客,为寨子增添了几分热闹。村里开起了农家乐,傩戏表演也能带来一些收入,丝头系腰也大多用于出售。“这一条能卖1100多块钱。”桂发芝说话的时候并没有停下手里的活计。

  如今,寨子执着地庆祝着每一个汉族节日,唱傩戏、迎汪公……鲍灵益兴奋地讲着节庆的场面,这里的节庆要比其他汉族地区隆重得多。也许,长期被看作“化外之民”的屯堡人正是以这种执拗的方式固守着自己的“异域飞地”。

  著名学者钱理群认为,屯堡文化是江淮汉文化与贵州山地文化的结合,它是最能反映屯堡人族群特征和身份标志的因素,反映了被边缘化的屯堡人借文化以自存的文化保护心态。而屯堡这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现代生活以及相应的现代观念形成冲突,屯堡文化也因此必然面临一个‘现代性转化’的问题。”

  面对屯堡文化的日渐式微,官方已有行动,周边的云山屯等几个寨子,已被作为旅游景区保护起来。但是屯堡人还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他们原有的生活习俗,仍是一个未知数。(《人民日报》 2013.12.23)

分享到:
编辑:段雯婷

图片

图片推荐

    要闻

    两岸情

    各地涉台活动

    文化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