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裸露石山披绿衣

时间:2014-03-31 10:37   来源:光明日报

  贵州省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等级最齐、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石漠化严重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了有限的生存发展空间,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且危及长江和珠江下游生态安全。

  作为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领头羊”,贵州的石漠化治理是如何开展的?对其他地区石漠化治理有哪些启示?近日,本报记者在贵州各地进行了调研。

  水土流失导致“地里长出石头”

  人多地少不具备大规模移民搬迁条件,必须通过治理向石山要地

  石漠化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也是中国三大生态问题之一,范围涉及贵州、云南、广西等多个省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寸草不生。

  “石漠化就像地球得了癌症一样,若不及时治理,百年后贵州土地会大面积石漠化,将严重威胁人类生活,到那时要想生存下去就更难了。”每提及此,贵州省石漠化治理专家熊康宁教授总是忧心忡忡。

  贵州是我国土地石漠化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石漠化面积达到3.3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石漠化总面积的25.5%,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8.78%。石漠化严重县多达48个,占全省78个石漠化县的61.5%,很多地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更为可怕的是,贵州省石漠化一度以每年2%—3%的速度扩展,如不尽快治理,越往后治理难度越大,治理成本越高。

  但地处长江、珠江上游的贵州人多地少,大规模移民搬迁不具备条件,而且“两江”屏障还需要广大群众去建设,必须通过治理向石山要地,“绝地逢生”。

  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石漠化三个片区覆盖全省80.3%的国土面积,涉及65个县,涵盖全省85.4%的贫困人口,全省发展水平总体上落后全国平均水平8年。贫困与石漠化是一对“孪生兄弟”,长期阻碍石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甚至危及人民生命安全。

  “眼望花江河,有水喝不着;石缝种包谷,只够三月活;想要吃米饭,除非坐月婆;姑娘往外嫁,媳妇讨不着。”这是上世纪80年代贞丰县北盘江镇顶坛片区流传的一首歌谣,也是当地石漠化的真实写照。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当地人惊叹“地里竟会长出石头”。

  贵州境内山高坡陡,土层薄,降雨集中,强度大,植被一旦被破坏,土壤很容易被冲走,难以恢复。贵州省委、省政府意识到,防止潜在石漠化土地向石漠化方向发展,关系到当地群众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贵州积极开展石漠化治理,探索新的治理模式,改善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当地人民群众逐渐脱贫致富奔小康。

  山、水、林、田、土综合治理

  探索出生态农业导向型、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型等41种治理模式

  石漠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贵州一直在探索,“摸着石头过河”。

  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长顺县,国土面积1565平方公里,喀斯特面积占93.9%,石漠化面积占77.95%,是贵州典型的喀斯特分布区和石漠化重灾区。全县17个乡镇中,有13个是扶贫开发重点乡镇。

  2008年以来,长顺县紧紧抓住被列为国家100个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的机遇,编制了《长顺县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规划》,按照主要地貌和石漠化等级,将全县划分为3个综合防治区,实行“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同时,将石漠化治理与打造山区现代立体生态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全力培育以红色苹果、黑色山羊、绿色鸡蛋、黄色生姜、白色蘑菇、金色烤烟、褐色核桃为主的“七彩产业”,形成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的综合防治体系。

  长顺县发改局局长黄向阳说,经过几年努力,全县共治理石漠化72.57平方公里,石漠化治理程度达88.8%,项目区呈现“坡地织绿毯,岩山变林园;满坡牛羊壮,遍地鸡鹅肥”的生动景象,促进了生态修复、果禽并举、长短结合。

  像长顺这样将石漠化治理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探索,只是贵州石漠化治理的一种方式。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贵州省借助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围绕增加植被、建设基本口粮田、发展草地畜牧业、农村能源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发展后续产业等6大任务,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
走进毕节地区织金县官寨乡屯上村,公路旁的李树、桃树果实累累,隔三岔五就能看到村民采摘果子的场景。织金县石漠化中心负责人蔡发江告诉记者,没有石漠化治理,就没有这里的果木成林、绿树成荫。

  蔡发江介绍,县里采取林果治理模式,种植经果林,“以林克石”。通过山、水、林、田、土综合治理,依托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林业重点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加强水利水保与基本农田建设,大力实施坡改梯、开展小流域治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退耕还林、林草间作、林畜禽养殖,发展优质、高效、节水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农民从生态“破坏者”变为“受益者”。

  近年来,贵州在石漠化综合治理过程中,以规划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以石漠化成因和解决主要矛盾为基本出发点,成功探索出了生态农业导向型、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型、基本农田建设型和生态旅游开发导向型等41种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并在各重点县适宜区大力推广,既提高了治理效果,又巩固了治理成果。

  曾经的“石魔”停下了脚步

  项目区石漠化面积和程度“双下降”,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15.95%

  山上的石头不再长了,农民的腰包开始鼓了。7月初,记者深入黔西南州的贞丰县、晴隆县等地采访,发现曾经裸露的石山披上了绿衣,青草伴随成队的羊群,石缝里长出的花椒树成了农民的“摇钱树”。

  曾经像牛皮癣一样蔓延贵州大地的“石魔”停下了脚步,曾经搬离的村民回到家乡发展特色生态产业,走上致富路。

  生态、经济效益双赢的局面来源于石漠化治理取得的成效。与2005年相比,到2012年底,全省植被状况好转,乔木型、灌木型植被面积增加157.2万公顷,植被综合覆盖度提高5.61%,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了15.95%。

 “过去在石旮旯中间种玉米,一年的收成只够吃两三个月,剩下的时间全靠政府的救济粮。”贞丰县北盘江镇银洞湾村村民胡明忠为了生存,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举家搬离。10年后,胡明忠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返乡种植花椒,现在家庭平均年收入8万元左右,不仅建起了新楼,还购买了一辆客车跑起了运输。据了解,仅北盘江镇顶坛片区,今年的花椒产量预计超过1500吨,当地农民人均增收将达5000多元。

  晴隆县江满草场上,村民李清武正在青草如茵的山坡上悠闲地放着羊。10年前,这里全是石头和荒土。晴隆县从2001年开始实施波尔山羊产业化扶贫试点项目,10年来种植人工牧草近30万亩,改良草场2万多亩,项目区的农民人均收入由2000年的不足630元增加到现在的4000多元。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左右。

  贵州省科研机构对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项目区监测表明:项目区石漠化面积和程度呈现“双下降”趋势,2010年监测区石漠化面积比2005年减少了1017.4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增加了7.43个百分点;项目区建设沼气池、节能灶和使用太阳能的农户数量占总农户数的比例增长了34.99%。贵州石漠化扩展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恶化局面得以扭转。

  目前,贵州正按照“水利建设与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者紧密结合,三位一体”的思路,在78个石漠化治理县(市)实施综合治理工程,投资将达253亿元。更多的裸露石山,将披上赏心悦目的绿衣……

分享到:
编辑:李典典

图片

图片推荐

    要闻

    两岸情

    各地涉台活动

    文化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