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创意台北——武汉市文创团赴台参访有感

时间:2012-11-07 09:37   来源:中国台湾网

  9月5日至12日,武汉市文创团一行9人赴台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参访,期间拜会了台北市文化局、台北华山1994文创园区、松山文创园区、西门红楼文创区、宝藏岩国际艺术村,艋岬、温罗汀等文创街区,诚品书店、顽石数位亲子、学习工场等文创企业。所到之处,我们不仅看到了台北文创产业的蓬勃活力,也充分领略了台北的人文魅力和别样风情。

   文创产业先发之地

  台湾是全球著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先发地区。早在1995年,台湾“文建会”就提出“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的发展战略。 1997年亚洲金融风波之后,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地区经济转型的重点计划之一,并于2010年2月正式出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经过多年推动,目前台湾文创企业已达到5万余家,产值达到6000亿新台币(人民币1400亿左右)。其中台北市是台湾文创产业发展的核心城市,共有15000多家文创企业,每5家企业,就有2家从事文创相关产业,每10位工作者,就有1位从事文创相关工作。而全台湾每10家文创相关产业,就有3家设在台北,全台文创产业的营业额,台北市占60%。台北既有法蓝瓷、琉璃工房、诚品书店等国际品牌文创企业,街道巷弄也有許多特色文创小店,让台北更加充满魅力和风情,也令国际背包客在这里流连忘返。

  闲置空间“活化”为文创聚集区

  台湾的三级古迹西门红楼,在国民党退据台湾后成为大陆各省传统戏剧表演的地方(有点类似武汉的民众乐园),后日渐冷清。2007年台北市文化局下属的台北市文化基金会受命经营西门经楼,将这座百年建筑打造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创平台。民众可以在此看到各种文艺表演,更形成了原创设计品牌的聚集地。

  此外,闲置的工业和商业场地经过“活化”,蜕变重要的创意设计集聚中心和艺术展演空间。这方面典型的案例包括“台北国际艺术村”、“华山1914创意文创园区”、“松山烟厂文创园区”、“士林纸厂劳动文化园区”、“台北啤酒文化园区”等。这样的做法不仅有利于保护和“活化”传统空间,同时也为台北市文创产业提供了蓬勃发展空间。

  文化就在巷子里

  台北市现任文化部门负责人刘维公在他的“小巷子里的台北创意宝藏”一文中写到:“想要体验这座城市的精彩创意表现,就必须离开大马路,走进巷弄,漫步在大大小小的文创街上。”中山北路二段二十巷是台北文创街发展的典型代表。一条300米左右的小巷,巷口是台北重要文化地标---电影主题馆“台北光点”,通常被人们认为不如拆掉的旧房子,一间间地蜕变成为具有强烈风格魅力的创意工作室和创意产品展售店家。对这样的文创街区,台北市政府并没有直接投入经费,而是做了大量的推介和宣传工作:一是对特色文化街区进行调研,并在调研基础上汇编成书,系统进行推介。今年台北市文化局编印的《用走的,发现台北创意》一书,用优美的散文推介了11个文创街区及店家,吸引人们到这些街区去游览,去消费。据说这样的书每年都会出一本;二是由台北市文化局每月印发《文化快讯》,详细预告当月的各种文化创意活动,免费向市民发放,提供信息。

  台北市文化局特别送了考察团成员每人一本,让我们非常惊叹台北市一个月内有如此多的文化创意活动,其文创活力可见一斑;三是从2004年开始,每年举办“台北文化护照”活动。今年的活动主题为:现代设计美学、浓厚人文底蕴、传统民俗艺术、自然生态环保、古迹老屋珍惜、名人故居纪念、历史老街保存、创意美学街区。围绕这些主题在1个月内推出54场的漫步、讲座、座谈、特展等活动,引领市民深入台北各区域,领会台北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意产业,并体验庶民文化之美。

  充满怀旧气息的文创园区

  我们去的几个文创园区从外观上基本上保留了旧日的原样,建筑老旧,墙壁斑斑驳驳,老树摇拽着苍桑的身影,让人对逝去的历史充满感伤。这些园区和街区还因此成为怀旧电影、电视剧及婚纱拍摄的场所。例如松山、华山等园区特意保留了过去烟厂、酒厂的生产车间原貌和部分设施,宝藏岩国际艺术村则完全保持了过去违章眷村建筑的原貌,甚至还有部分不愿搬迁的居民继续在那里居住,形成了一个很独特的创意团队与社区居民的共生聚落。而武汉的文创园区却比较忽略这一点,比如“汉阳造”文创园区如能保留过去鹦鹉磁带厂的部分元素,一定会使园区更具情调和魅力。

  欢迎您来拍电影

  台北市成立了“台北市电影委员会”,专门协助本地的影视业和国际影视业来台北拍摄外景的工作,包括勘景、寻找相关人才、场地申请和协调等。“电影委员会”办有专门网站,以“台北市欢迎您来拍电影”为导语,详细介绍可供拍摄的场地,供电影拍摄人挑选,且场地使用费非常低廉,甚至许多地方还免费。介绍,“台北市电影委员会”成立至今,已协拍了1216部影片。

  创意阶级成为文创经济基底

  文创产业专家认为,聚集创意人才和培育创意阶级是发展文创产业的关键,是文创经济的基底。其主要做法有:1、从2004年开始的“育艺深远”系列,即在小学正式课程中安排艺术欣赏,内容包括:二年级的“戏偶初体验”、三年级的“发现典藏美术”、四年级的“剧场初体验”、五年级的“认识交响乐”、六年级的“认识传统中国音乐”;2、创办各种创意产业园区,为创意人才聚集创造空间条件;3、举办各种创意市集,培育新生代创意阶级;4、大学和研究机构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创新育成中心,为培育创意阶级提供智力支撑。

  总之,此次文创团赴台虽然有很多的收获,我们把它定位为一次“探路”,希望汉台两地文创产业能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加强交流与合作。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努力推动,汉台文创产业交流必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中国台湾网湖北通讯员 任健)

编辑:郭庆娜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