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澎湖向往已久。向往浓烈的阳光,向往奔放的海浪,向往洁净的沙滩,还向往青青的仙人掌。潘安邦那首老歌《外婆的澎湖湾》所展示的意象,让人对澎湖痴迷向往。然而,走进澎湖,你真正感受到的,不只是阳光海浪沙滩仙人掌,也不只是甜美鲜嫩的海鲜,还有“外婆家”浓浓的人情味儿。
2岁的小小导游和民宿庭院里的咖啡香
澎湖列岛的行政中心在马公。
上午10点多。一下飞机,在候机室的出口,就看到《澎湖时报》社长张弘光和太太,带着他们2岁的小宝贝恩伦,站在那等我们。我们选的民宿是“人鱼之丘”,一家希腊风格的建筑,外形像一个大蛋糕,外墙的着色是粉的,屋内则用上深蓝、浅蓝等各种蓝,大大小小的马赛克在阳光下闪着扑朔的光,气氛十分浪漫。民宿的外面,是海。躺在泳池里,听着海浪的哗哗声,看着海水在阳光下呈现着不同色调的蓝,没有丝毫晒伤的危险,真是零负担的享乐。
民宿主人威尔是一个艺术家,他在澎湖经营的三家民宿,全是自己设计督造,连饰品都是他一点点从海外购买运回。威尔有着艺术家的天然浪漫,听说我们是大陆来的驻点记者,他不但房租免费,还表示要请喝酒,不醉不归。
夜深,坐在民宿庭院的榻榻米上,就着7-11买回的咖啡,听着若有若无的轻浪拍岸,一边发呆,一边想着深深浅浅的心事,咖啡的苦涩,品来却有着淡淡的幽香。
就似这澎湖的风情,不光用眼去看,还要用心去品尝。
渔村里的小广播和热腾腾的鲔鱼面线
第二天一早,我被广播声唤醒。原来,这个叫十里的小渔村,是用喇叭来开早市的。弘光带着恩伦,领着我们选了一只十多斤的小鲔鱼,拜托鱼老板帮我们煮一桶鲔鱼面线,老板二话不说应承下来,说好晚上送到海边的那家咖啡馆。
咖啡馆建在沙滩上,老板陈宏铭为我们留下了最大最霸气的那张桌子。陈宏铭是出生在马公的在地音乐人,曾创作出红遍两岸的《被遗忘的时光》。每天晚上,他都就着一把吉他在自己的咖啡屋里为客人弹唱,客人可以点歌,但绝对不可以上台演唱。这是陈宏铭的坚持,在他的心中,这一片海天一色的寂静沙滩就是浑然天成的音乐舞台,神圣不可侵犯。
鲔鱼面线用桶直接拎了上来,鱼肉鲜美无比,汤汁浓稠,面线浸淫了海水的腥甜,滑溜爽口,一个不小心就三四碗入肚。
那天正好是我生日。弘光找来一个大蛋糕,威尔提来美酒,陈宏铭唱上一首《生日快乐》,连恩伦小宝宝都拿着红酒杯摇摇晃晃过来干杯。
微醺的暗夜的沙滩上,满是浓浓的人情味。
珊瑚砌的墙和成堆的海胆
按照计划,下一站是吉贝。
吉贝和马公一样,是个小岛,海水清澈见底,是水上运动者的天堂。当地因应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开发了水上摩托、浮潜等旅游项目,整片海滩一派生意兴隆的繁华景象。
烈日当空,海滩上一溜木头搭建的临时休息处,有遮阳的顶棚,有沙滩椅,还有烘烤鱿鱼、海胆以及各种海鲜的店家,浓烈的海洋风情扑面而来。换上泳衣、涂上防晒油,还来不及考虑会不会晒黑,我和东南卫视的女主播就已经抢先冲进水里。随着船在海上漂流,看着水下一朵朵盛开的珊瑚礁、成群结队的小鱼窜来窜去,无声的海底世界让人沉醉。
享受完水上天堂,我们又包车前往西屿的二坎村,这里是百年闽南民宅聚落,建古厝的材料,用的是当地的珊瑚石和玄武岩。老厝里,有村民在卖当地特产的仙人掌果,红红的果实玲珑剔透;有名贵的海燕窝,被老伯装在一次性杯子里出售,看起来十分家常;还有当地有名的花生饼,吃起来口味像厦门人祭祀用的“红龟”。
在这一站,让我想家,想念厦门那浅蓝色的海和同样通透宜居的老古厝。
梦想中的绿蠵龟和酸甜可口的仙人掌冰
望安和七美是马公南部的两个小岛,也是我们最后的行程。
望安岛不大,骑机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可环岛。上岛前,《澎湖时报》总编辑张致和告诉我们,岛上是绿蠵龟保育基地,夜晚满天星斗的海滩,可以看到如石桌大小的绿蠵龟上岸产卵,这样的画面,让人满怀期待。
然而当地人告诉我们,绿蠵龟对光、对声音十分敏感,如果发现不安全,是绝对不肯上岸的。于是,我们坐在沙滩上苦守一晚的结果是,没有看到绿蠵龟,却就着海风与星夜吃了一堆酸甜可口的仙人掌冰,也算意外收获吧。
及至七美,最重要的景点便是双心石沪。在岛上,我们看到布满了围墙的火龙果,陪同的乡长秘书陈大哥告诉我们,火龙果在岛上又被称为“爱情果”,因为它酸酸甜甜的味道就像爱情般让人迷恋。
质朴、天然、纯净,我想,这就是澎湖海鲜的味道,也是澎湖独特的味道。
导报驻台记者 林靖东 文/图
[责任编辑: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