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10月31日成都消息 10月29日,在四川举办的第15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农业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有一个细节引起关注:在集体项目签约之后,一个川台企业合作的“小专场”接踵而上。
5家台资企业签约落户四川,涉及金额56.9亿元,占比超过当天签约金额的10%。单笔投资金额最大的为厦门中毅达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所投资的“邓漕河——东山公园”旅游开发暨江油(台湾)精品农业示范园区项目,涉及金额为30亿元,也是大会期间单笔投资金额最大的项目。
今年4月川台农业合作论坛上的数据显示,川台农业合作现有农业合作项目200多个,引进台资近10亿美元;建有新津、盐边两个“台湾农民创业园”。
台湾农企为何相中四川农业项目?
理由:成本低、基础好、市场大
四川每年只能消耗4万吨左右的生物配合饲料,而公司在夹江县即将开工的项目年产能则达到18万吨。台湾安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荣笠棚感慨:“这个项目一旦投产,我们在西南乃至大陆都不用再布局生产基地了。”
在川如此布局,荣笠棚看重的是这里低于台湾的成本,“用工节约成本15%,原料比台湾低出8%,这本身就是一笔大收益。”
中毅达四川分公司副总经理张静介绍,江油(台湾)精品农业示范园区项目规划面积超过4000亩,前期的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将于近期开工。他表示,四川有着良好的农业基础,“配套的公路、灌溉设备、科技服务都很齐全。”
曾于2001年在隆昌县增设公司的旺旺集团,此次再次增资5.1亿元,在隆昌经济开发区建设高速无菌管状饮料生产线项目。“政务环境好、服务效率高,是我们不断增资的理由之一。”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处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同时人口基数大,市场需求旺盛,“8000多万人的消费潜能是很大的,在这里投资有得赚。”
期许:扬长避短、互补合作
省农工委产业处副处长曾世忠介绍,川台之间早就有了农业合作,“但是要说规模,今天是最大的一次。”曾世忠表示,四川拥有雄厚的农业基础,耕地面积、农产品产量等均位居全国前列,而台湾则在技术、资本、管理机制以及市场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川台农业合作应当结合各自的优势和特色,扬长避短,“比如攀西地区,就可以多引进与水果加工贸易有关的企业。”他认为,在深化农村改革的背景下,川台农业合作走强趋势对于四川农业而言是一件喜事,且大有可为。
对于合作中的问题,张静副总认为:台资企业进军四川农业项目存在着一些制约,比如缺乏常态化沟通机制;其次就是水土不服,两地深化农业合作,还需要更多的政策对接与支持。
着力构建常态化沟通机制,四川也在努力。省农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组织四川涉农企业赴台湾参访考察到今年举办川台农业合作论坛等,都是旨在探索能够建立川台农业交流合作常态化、制度化的举措。
在政策支持对接与支持方面,针对在我省新津、盐边等地建立的台湾农民创业园,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认为,不能将其简单化为招商引资项目,“它更是提高当地农业产业水平、优化产业结构的捷径。” (中国台湾网四川省台办通讯员 王成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