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洋雷锋”的“助人自助”精神

时间:2012-03-09 14:50   来源:凤凰网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尼日利亚籍留学生阿达姆来到武汉市江汉区春苗学校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捐赠5000元设立爱心奖学金。在这里义务支教的近两年时间里,他已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许多人的“刻板印象”里,留学生大都“非富即贵”。虽然阿达姆出身外交官家庭,经济却并不宽裕,共有兄弟姐妹9个;他留学没有花家里的钱,主要靠奖学金。平日里,他很节俭,每天在餐厅吃饭都很简单,穿的衣服也很便宜,每次出门都舍不得坐出租车。

  然而,世界上没有平白无故的慈善,也没有空穴来风的公益。义务支教也好,爱心捐赠也罢,社会行动的背后,必然有着核心价值理念的支撑。对于阿达姆和许许多多的“洋雷锋”而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们秉持“助人自助”的理念,通过授人以生存技能,鼓励更多的人自力更生,融入社会。

  “助人自助”的精髓在于通过广泛的社会参与,让世界更加美好。在一期综艺节目中,阿达姆结识了春苗小学的校长;当听说学校缺英语老师的时候,他就下定决心去做一名义工老师,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尽一份绵薄之力。其实,很多时候,人们并不缺乏社会参与的渠道,而是缺乏这种社会参与的意愿。

  “助人自助”也不是一个单向的静态概念,而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阿达姆在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带来知识和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地收获和成长。在支教之初,由于缺乏经验和存在语言障碍,学生听不懂,上课的积极性也不高;但经过一年多的锻炼,阿达姆已经能够讲一口流利的中文,他想法设法地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寓教于乐,下课后给学生们拍照,和他们打成一片。

  现代公益和传统慈善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实现了恩报观念到助人自助精神的转变,更强调互动双方的权利平等和“互利共赢”。对于受助者而言,他们的尊严和价值并没有因接受援助而受到损伤,他们既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又感受到了互动温情;对于志愿者而言,以自己所学所长,给弱势群体以力所能及的关爱,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收获信任和尊重,享受人生的乐趣。

  爱心没有国界,善举没有疆域。这一点,在阿达姆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热情洋溢的笑容,风雨无阻的坚持,义务支教、爱心捐赠既让孩子们受惠,也让阿达姆受益。在这个和尼日利亚相隔万里的美丽国度,他不仅获得了人们的交口称赞,也提升了综合素质,更实现了自身品格的“救赎”和升华。

编辑:李静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