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之际,中宣部就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激扬人民心中蕴藏的美好思想品德,焕发人们建设文明风尚的巨大热情把公民道德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的思想道德支撑。”
窃以为,此举“切中时弊”!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信任感普遍缺失。人们在感慨雷锋精神越来越远的同时,纷纷要求重拾雷锋精神让其“青春常驻”。特别是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共建文明道德风尚,乃至于用雷锋精神武装公民道德建设制高点以及对于重构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半个世纪以来,雷锋同志生前秉承的“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忘我工作、乐于奉献”的“为人民服务”精神,始终光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并让自己的青春在艰难崛起中熠熠生辉。正因为如此,时势才造就了郭明义等数千万个“活雷锋”以及“学雷锋标兵”。
在改革开放中,由于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西方思潮的冲击和影响,雷锋精神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等均被视为“傻冒”和“不合时宜”。相对而言,助人为乐的少了,自私自利的多了;“拔刀相助”的少了,见死不救的多了;忘我工作的少了,得过且过、无所事事的多了。公众在感慨物质富足的同时,却不得不抱怨社会道德的滑坡沦丧。再加上一些地方“学雷锋,树新风”活动过于形式化、非常态化,最终导致了学雷锋活动的日渐式微。以至于人们不得不发出“雷锋叔叔出国了”的感叹!
江泽民同志曾经深刻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胡锦涛同志也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在“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的历史关头,我们应当重拾雷锋精神,用雷锋精神武装公民道德建设制高点,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以最终推动中华文化能够从容走向世界。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日记》至今读来仍然字字铿锵,句句肺腑。因此,雷锋不仅是一个时代的骄傲,更是一个奋进时代的精神象征。雷锋精神则是一个民族艰难奋进中必须拥有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时期改革创业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更是中华民族可以引以为豪的文明成果。 文/陈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