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焕古色的胡同、火爆有趣的游戏、明星璀璨的大片等,皆能带动北京经济发展。
数据显示,涵盖上述诸多领域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2011年实现总收入超过9000亿元,已成为北京市服务业中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事实上,自2005年至今,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一直“跑步前进”,平均每年增速均高达20%以上。
北京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既受益于契合“北京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时代趋势,亦与官方长久以来施以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助力密不可分。
7年发展进入繁荣
进入全面繁荣期的北京文创产业,与科技创新组成“双轮驱动战略”,成为北京经济亮点。
文化创意产业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它在北京落地萌芽,始自2005年。
这一年,北京市委九届一次全会提出,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次年北京市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有媒体将2006年称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元年。
而依据2006年颁布的《分类标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涵盖9大类: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
据此,无论是泼墨画就,还是以数字影像技术呈现的《清明上河图》;无论是北京一条叫卖着菜刀、糖葫芦的小胡同,还是汇集着影像馆、过山车的欢乐谷,都属于文化创意产业。
2006年的12月,北京公布了怀柔影视基地、798艺术区、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园区等在内的10个首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这些特色鲜明的园区,吸引了大量的文化机构和艺术人口入驻。
2年后,亦属于文化创意产业范畴的奥运会在北京开幕。其时,北京特色集聚区的数量已增长到了21个。
奥运会的举办催热了北京文创产业的发展。“大脚印”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空绽放后,生产商熊猫烟花产品一时热销;而“卷轴”和“画卷”则使原本藉藉无名的水晶石名声大振,成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代表性公司。
此后的2009年,被称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黄金发展期。这一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497.8亿元,占北京GDP的12.6%,提前实现了北京市十一五提出的文化创意产业占GDP12%的目标。
北京市统计局在2010年时称,“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已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该年北京市电影票房收入接近12亿元,同比上涨46%,连续4年全国第一。
2011年底,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已经从培育引导期转入全面繁荣期。
目前,文创产业已是北京市服务业中的第三大支柱产业,成为首都转方式调结构的亮点,其与科技创新组成的“双轮驱动战略”,是北京发展的新航标。
政策支持“给力”
北京市不断出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配套政策,设立专项基金,大力扶持文创产业发展。
“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谓正当其时。”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第三产业比重超过75%的北京,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在后工业化发展时期,是要看你的发明、创意有多少,你的智慧有多少,你的无形资产有多少。在建设世界城市、三个北京的方针指导下,文化创意产业还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而自明确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后,北京市就开始不断施以政策上的扶植。2006年11月,历时半年、六易其稿的《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若干政策》出台。它被广泛认为是指导北京文创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若干政策》共有35条,分8部分。其中的首条为,“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领域,鼓励非公有资本及海外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而后的第四条亦强调,对一切文创产业的经营主体,无论是企业、事业单位还是个人,一视同仁。
“这表明了我们吸引各方资本兴办文化创业产业的决心。”官方在当时的发布会上称。同时,《若干政策》中还涉及实施人才兴业、保护知识产权、加大资金支持等内容。
以加大资金支持为例,北京市设立了两个专项基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资金”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专项资金”。前者的资金规模为每年5亿元,用于扶植政府重点支持的产品、服务和项目;后者则用于集聚区的发展。
围绕《若干意见》这“1”个政策,北京市不断出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配套政策,逐渐形成了“1+X”的政策体系。
比如,北京市推出了《关于金融促进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见》。除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服务外,《意见》还提到,将连续四年,每年统筹100亿资金,支持文创产业发展。
文创产业持续繁荣
7年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9.7%提高到逾12%,平均每年增速均高达20%以上。
经过潜心经营,2005年—2011年的7年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从674亿余元增加到1938.6亿余元,占GDP的比重从9.7%提高到逾12%,平均每年增速均高达20%以上。
即便在全球经济低迷、增长乏力的今年上半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亦是逆势而上。统计显示,今年前五个月,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法人单位实现收入298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8.7亿元。
同期,北京市完成文化创意产业投资113.2亿元,同比增长61%。“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呈现的新特点,就是投融资力度明显加大。”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认为。
此前,官方所总结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有: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成效显著;传统的文化创意产业优势地位更加巩固;文化航母集群发展特征显现;园区集聚发展格局已经形成;文化走出去优势明显。
而“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关联、科技支撑、体制转型、公共平台支撑”5大发展模式,则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独具的模式。
文创产业的高速发展,与文化市场的火爆密不可分。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北京全市电影院线观影人次达到1703.7万人次,票房收入7.3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3%和27.8%;47家主要剧场和6家体育场馆演出6602场,迎来观众452万人次,演出收入达5.01亿元。
而这也刺激了社会资本进入文化市场的热情。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北京市共有民营院团530家,平均每月新增11家。而演出机构则有1430家,每月新增25家。
龙头企业方面,截至目前,北京已有上市的文创企业50家,包括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业38家以及和广播、电视、电影业7家。
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末,北京还将新增文化创意上市公司50家,届时将形成“北京文化”板块。(记者 尹聪 苏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