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活必需品储备够半年 城区建12个集散中心

时间:2011-04-12 11:08   来源:北京日报

  市商务委副主任束为昨天做客北京城市管理广播“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节目时表示,本市已经建立了粮、油、肉、蛋等18个品种的政府储备,近些年又新增婴幼儿奶粉、方便面、矿泉水、蜡烛等应急物资储备。遇到紧急情况,粮油等部分生活必需品足够市民用半年。

  生活必需品储备分三级

  束为表示,从1992年开始,本市就实行了生活必需品储备制度。生活必需品的供给分为三个部分:日常供给、安全供给、应急供给。

  日常供给主要是相关企业提供日常的粮油肉菜等供给,通过充足的货源来确保日常市场的繁荣和稳定。而在安全供给上,“现在企业商品库存周期一般是5天到7天,我们这几年都在跟大型的商贸企业沟通,鼓励企业扩大库存,延长周转期至10天到半个月,从而确保本市的社会供应量能够得到保障。一旦有点儿风吹草动,能够保证及时地供给。”束为表示。

  而应急供给主要依托政府储备,确保储得住、管得好、调得出、用得上。束为表示,本市已经在6个城区建立了12个集散中心、200多个投放网点,一旦需要进行应急投放时,确保做到及时把生活必需品送到市场上,送到老百姓的面前。

  要把连锁企业引入社区

  在访谈中,市民刘女士反映,自己在牛街康复之家看到有一个“一刻钟生活服务圈”的标识,但在其他的服务商没有看到类似的标识,市民不清楚有“一刻钟生活服务圈”的内容,也不好监督。

  束为称,“一刻钟生活圈”主要涵盖连锁超市、早餐店、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美容美发等。目前,全市农村有便民超市和便利店4000多个,城区有2580个;全市还建立了999个早餐示范店,其中60%以上为社区服务;还有4000多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等。“社区的一些基本服务有了,重点要解决方便、提升服务水平、降低成本的问题。”

  束为解释说,现在本市主要依托城郊645个规范化社区引进连锁的优质商业服务企业,通过引入连锁企业,来解决服务商的服务规范。“连锁企业有自己的品牌,会更注重信誉,更加规范,从而提高整体服务水平。而且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等,经营成本也会降低。”束为说,市商务委在推进连锁企业进社区的过程中,会把标识等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国外商品大集二季度开办

  去年本市举办了18期各地商品大集后,超过300家的外埠企业成功落户北京。今年,还有18期各地商品大集也将继续开展。

  有市民反映,商贸大集挺好,就是时间有点短,为何不能形成固定的大集。束为表示,去年18期大集的商品已经通过京东商城进行网上销售,办成了“永不落幕”的大集。而在网上,今年还计划开展国外商品大集。

  “现在已经跟加拿大、日本等方面协商,希望在二季度把国外商品大集在网上开起来。”束为表示,引进的品牌将主要以食品为主,但具体的品种和价格目前仍在商谈接洽中。

  国际商贸中心就是便民利民

  针对北京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束为表示,本市有一系列的优势条件去打造,而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便民利民。

  本市连续三年成为国内最大消费城市。在世界购物排名和美食排名分别为第六、第八。从2006年开始,最终消费率超过投资率,实现了消费型拉动的经济发展。在外贸方面,2010年本市货物出口超过3100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1%。在服务贸易上,本市在全国长期处于领先位置。在外资结构上,多家总部性质的外资企业在北京集聚,目前本市拥有超过180家投资性公司和350家的研发中心。而本市的服务外包、中华老字号企业在国内都处于领先地位。

  “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便民利民,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更丰富多彩、更有特色、更有档次、更有品位、更有层次、更加体面。”束为说,国际商贸中心的建设,不仅仅是让老百姓购物方便,也对市民的就业、工作环境、生活质量、精神方面有比较大的提升和改善。本报记者 舒芳静 王飞雁

  相关新闻

  保市民菜篮子各区有高招

  “山东摊卖的大白菜每斤比别的摊便宜五六毛,就是没择帮子,没怎么拾掇。”朝阳区双花园菜市场里,张大妈拿起一棵刚买的大白菜,揪掉一圈打蔫的叶子,“我算过,就算择了菜帮子也便宜不少。”今年1月起,这个菜市场里有10个摊位由山东德州菜农直营了,“我们的菜地里摘下来就直接运来了,没洗过也没经过加工。”一位菜农说,因为产销直供,价格就比市场里的其他菜摊便宜三四成。

  朝阳区至今已在3个社区菜市场有了山东菜农直营的菜摊。今年还打算把河北邢台农产品基地和山东寿光蔬菜产业园区的蔬菜直接引入社区菜市场销售。

  与朝阳区异曲同工,东城区通过与外埠蔬菜基地对接,引导基地进城开菜店设菜摊;西城区通过对菜店公司化经营,统一进货运输,减少中间环节;海淀区试行菜店零租金,降低运营成本……为让市民买到物美价廉的蔬菜,本市各区县纷纷出高招,试点创新菜市场模式。

  市商务委副主任束为介绍,目前本市已经形成了以大型批发市场为主要支撑,以区域性批发市场为节点的蔬菜供应体系。“在供应上满足百姓的需求,只是做到了‘有’,做好最后一公里才算做到了‘好’。”为让百姓菜篮子既“有”又“好”,今年,本市将继续推广农超对接、农餐对接、场店对接等措施。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