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冬初,“首都圈”概念被此间媒体爆炒,并开始弥漫河北楼市,相关人士也对“概念股”望闻问切,更传出“涿州划归北京”的流言,引得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勇出面辟谣。
尽管新闻源起“2010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北京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史利国披露了北京城铁将向河北延伸1100公里的消息。但熟悉京津冀“渊源”的人都知道,三地协作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年代,与中国改革开放相伴相生。从河北对京津的“服务”、合作到共赢,“首都圈”不是结果而仅仅是个开始。一个“圈”时代的来临,京津冀都市群、环渤海经济区、环京省市区、乃至整个华北或将产生连锁效应。
对京津的“抱团”发展需求,最先、也必然从河北省开始。作为京畿大省,多年对京津资源、能源、生态乃至政治“服务”,以及首都巨大的“虹吸”效应,曾造成该省一个“环京贫困带”,历年河北、全国“两会”都是热点话题之一。而实现“贫困带”到城市群的跨越,从引资的“鼓角争鸣”到民生的“琴瑟和鸣”,需要强劲的民意,更需要高层的智慧。上月底,具有经济学博士学位和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经历的赵勇,最先发出了河北省加快建设“环首都经济圈”的信号,最新披露的河北省“十二五”规划中“四大重点”最为抢眼,首都圈赫然居首。
上周末,京冀高层聚首并相继发表谈话,就建设“首都圈”达成广泛共识,一致认为“冀京合作翻开了崭新一页”。赵勇称,河北方面将环首都经济圈定义为“为大局服务、为首都分忧、为河北添活力”,并承诺举全省之力,推动包括涿州在内的环首都13个县(市、区)在服务首都中率先发展。他认为,未来这一区域将是环境优美、适宜人居、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城市带,高端、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特色鲜明的产业带等“五个带”。其中“风光秀丽的生态带”,证实了该省发改委副主任谢占海原先“一定是低碳的”表态。
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吉林对河北省相关战略部署表示“完全同意、十分振奋”。他承认,和许多大都市一样,北京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今后要集中解决三个问题,即人口、交通问和创新发展问题。这些问题单靠北京自身难以解决,必须推动与周边地区的统筹协调联动,特别是与河北的统筹协调发展。他表示,北京将全力支持河北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实现两省市互动共赢协调发展。
除了此前盛传的城际轨道交通、固定电话使用“010”区号外,冀京双方还一致同意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北京将安排专门机构与河北对接,明确专人参与河北“十二五”规划,特别是“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在社会保障方面,双方将共同推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此外,将继续加强生态、水资源、农副产品、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的合作并拓宽领域。随后,在接受北京媒体专访时赵勇表示,河北将通过这些环京“特区”,承接北京“虹吸”之后的“溢出”效应。他预测2-3年内,京冀将进入“同城”时代。
与赵勇释放的信号相呼应,河北多条高速公路宣布开通或开工,连张承的崇山峻岭之间也被隧道穿越,加之11个主要城市开通高铁、航空业的高歌猛进,京津冀1小时实现“串门”几无悬念。
最近的媒体访问中,赵勇道出了自己除了唐山曹妃甸之外的另“一个梦”,并部分解读了首都圈的“裂变效应”。他认为,环渤海区域是中国未来50年的一个经济增长极,建设环首都经济圈,可以进一步放大首都的优势和辐射效应,推动京津冀发展水平的大幅跃升,进而带动环渤海地区的快速崛起。
可以预见,除了楼市的调控艰难,“首都圈”无论从京津冀哪个角度看,都是多赢互利的结果。给民众带来的福祉依稀可见。 (记者 鲁达 陈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