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打造中阿经贸服务中心 经贸“短板”无法回避

时间:2012-07-18 14:5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加快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我们探索一个新的路径。”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张燕生教授在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理论研讨会上“支招”:“加快宁夏向西开放的进程,建立起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全面经贸合作的一个特区。”

  对于宁夏来讲,这是一个历史性机遇。宁夏地处西北内陆,既不沿边、也不靠海。如今,却成为中阿经贸论坛的永久举办地,得益于其在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等方面与伊斯兰文明和阿拉伯国家的关联性与相似性。但这种天然的人文优势远不足以成为在新世纪里带动中阿经贸往来向纵深拓展的动力引擎。当下,宁夏肩负的是在国家“向西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任。在宁夏举办中阿经贸论坛,打造西部地区向西开放的战略高地,使宁夏成为中国面向阿盟及其他伊斯兰地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桥头堡,是中国政府构筑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战略选择,也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现实要求。

  在如此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处在雄浑贺兰和九曲黄河怀抱中的宁夏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然而,经济和贸易却恰恰是目前宁夏社会发展无法回避的“短板”,无论是从企业规模和数量、还是从地区经济实力以及创新能力上看,都与国内发达省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如何定义宁夏在中阿经贸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打造向阿拉伯世界开放的窗口,构建中阿全方位交流的桥梁,是亟待破解的难题。

  在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理论研讨会上,很多专家对此提出了“第三方中介服务商”的发展定位。其中,较为典型的是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提出的“借船出海”的理念。他认为:“宁夏的企业、宁夏的机构应当成为央企和兄弟省市企业‘走出去’的商务中介服务者。”

  这一观点与张燕生教授不谋而合。张燕生强调的也是“服务”二字:“要探索建立向西开放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包括金融、物流、供应链管理、分销、品牌、食品、社会服务等,这套体系建立起来,宁夏就会成为与阿拉伯世界经贸合作的桥梁。”

  由此可见,中阿经贸合作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时代内涵,不是简单的“石油”二字能概括的。就像温家宝总理在中阿合作论坛企业家大会上所说的,“我们应当携起手来,推动中阿互利合作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更好地造福双方人民。”

编辑:米广强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