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辐射引领中西部 成都将初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时间:2010-12-29 16:46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昨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10年第49次专题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成都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2010-2015)》。《规划》对成都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进行了总体规划和部署,这标志着我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的全面、正式启动。到2015年,我市将初步建设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健全,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创新环境更趋完善,创新要素集聚明显,特色突出,充满活力,创新效率高,创新效益好,在创新领域辐射引领中西部作用初步发挥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规划》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快我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全方位地提升我市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市发展方式由资源推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对于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突出地域三大特点

  建“成都特色”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作为我国西部内陆中心城市,成都的创新资源相对丰富,创新能力较强,是西部地区的重要创新中心。2010年初,成都市被国家发改委及科技部同时列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城市。成都建设创新型城市将始终围绕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强调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系统性、突出地域特色三大特点。

  创新改变人们生活,已越来越被我们在生活中所体会到。由成都彩虹集团研发的全国首创的IC控温技术,让取暖概念得到了全新的诠释;由成都九洲电子信息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在全国率先探索创新和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建立生猪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让“吃得放心”成为一句实在话;2007年5月启动的宽窄巷子创新型开发打造,更是将创新实践体现在更广泛的社会、文化领域中。成都人,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创新”的生活。

  《规划》将立足成都实际,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创新体系基础相结合,将创新产业体系构建与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相结合,将城乡社会管理创新与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相结合,将优化区域创新环境与弘扬“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相结合,2015年要呈现出的创新型城市将带有鲜明的“成都特色”。

  五年达到六大目标

  2015年初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规划》确立了到2015年将我市初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总体目标,并对2020年创建目标进行了远景展望。在总体目标框架下,《规划》确立了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六大具体目标:创新投入大幅增长、创新基础能力显著增强、创新产出效率明显提高、创新效益取得突破、创新环境不断改善、创新影响力日益增强。

  到2015年,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以上;每万人劳动力从事研发人员数量达到50人以上,每万名就业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人数所占比重达到25%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增加一倍,达到1500家以上;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达到200件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000元以上,综合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城乡收入比缩小到2.3∶1;激励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达到8%以上;成都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区域一体的创新网络体系将基本建成。

  四大任务十大工程

  为中西部内陆城市提供创建“样板”

  针对成都市建设创新型城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规划》提出了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创新产业体系、创新城乡统筹路径、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四大主要任务。围绕四大任务,《规划》围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产业发展创新、社会事业创新、统筹城乡创新、人才引育、技术攻关应用、智能城市打造、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优化和辐射带动等方面,确立了十大重点工程。

  为此,未来几年,成都将通过支持国家级、省级创新型企业建设、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科技型企业兼并重组、促进军民企业融合发展、引导和支持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合创建重点实验室等方式培育创新主体;通过加快创新载体、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建设,完善科技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夯实创新基础;通过加强科技公共服务体系、产业技术开发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区域技术市场建设及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等方式加大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快建设成都通信枢纽,全面推进重点领域的智能化,真正发挥辐射带动四川以及西部地区的作用,为中西部内陆城市提供创建创新型城市的“样板”。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