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带来出口“井喷”
时间:2012-11-20 11:05 来源:新华网
<style type="text/css">
</style>
<p> 在出口形势并不乐观的2012年,被誉为“小商品之都”的浙江义乌市,再次演绎了逆势而上的精彩。到10月底,当地海关监管出口集装箱达到54.4万标箱,同比增幅30.8%,商检部门前9个月检验出口商品9.4万批,未出现被国外通报的质量事件。</p>
<p> 义乌出口“量质并升”,表明义乌市先行先试、稳妥实施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找准了市场脉搏,激发了市场活力。</p>
<p> <strong>“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带来出口“井喷”</strong></p>
<p> 国庆节前夕,义乌小商品出口连创单日业务量新高,令业内人士不胜欣喜。9月27日、28日,义乌海关监管集装箱出口分别达到3549箱、3732箱,几乎是年初单日业务量的一倍以上。8、9两个月实现出口25.3亿美元,超过前7个月总和。</p>
<p> “国务院批复在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时,同意义乌先行先试外贸改革。”义乌市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波成说,义乌市从8月11日起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工商、海关、检验检疫、国税等相关部门制定实施了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相适应的出口通关、检验检疫、税收等政策,是导致这两个月出口“井喷”的重要原因。</p>
<p> 在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之前,义乌市场一直沿用“一般贸易”的通关方式。由于义乌小商品出口的特征是数量少、品种多,一个集装箱里的商品达几十上百种,要求出口商如实申报、每一种货物都报检很不切实际。义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贾宗金说,新政策按照自检、验证、核查三种方式实施分类检验,使80%左右的商品实现了窗口审单放行,大大提高了报检效率。</p>
<p> 义乌市改革试点办公室主任施文臻说,小商品出口不超过5万美元的可享受“旅游购物”政策,实行3%增值税先征后返,但以前很多外贸公司不愿意做这类生意,因为商品种类太多,找每个经营户开发票、退税很麻烦。现在,只要外贸公司跟经营户签订委托代理出口货物协议书,就可以免征免退税。到10月底,义乌注册登记的外贸公司已达4785家,同比增长近30%。</p>
<p> <strong>日用商品类“中国制造”越来越被国际市场认可</strong></p>
<p> 统计数据表明,在8月份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之前,义乌出口增幅也保持在两位数。今年前7个月义乌出口总额为22.5亿美元,同比增幅为19.8%,在浙江17个经济强县中遥遥领先,到10月底出口总额达到约60亿美元,同比增幅有望超过100%。</p>
<p> 义乌市委书记黄志平说,今年以来义乌小商品出口经历了年初的小幅波动后,表现相对稳健。一方面是因为义乌小商品多属日用商品,有消费刚性,且出口地越来越多元化,已达215个国家和地区,“西方不亮东方亮”,另一原因是浙江省及时制定“拓市场、促外贸”工作部署,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出口措施,义乌市场受益较大。</p>
<p> 为加快出口退税,帮助企业节约财务成本,义乌市国税部门通过压缩程序,实现了从原来一个月退一次变为现在一个月多次退税。义乌市供销进出口有限公司会计何俊芳告诉记者,以前公司出口退税要月底到账,今年以来一般月中就能到账,这个月更快,10月11日490万元出口退税就已经办好退库手续了。</p>
<p> 义乌拉链业龙头企业浙江鑫鸿拉链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锦明认为,2008年以来的几次出口波动中,义乌市场率先回升势头明显,说明日用商品类“中国制造”越来越被国际市场认可。我们通过这些年的引进、吸收、消化,技术逐渐成熟,产品质量已经达到一个水准,但还没有形成品牌,跟欧洲的品牌企业比价格较低,有性价比优势。</p>
<p> <strong>深化改革引导义乌市场信誉提升</strong></p>
<p> 黄志平说,有国务院和省里的出口鼓励政策,四季度义乌外贸形势肯定会更好。从6月份起,义乌小商品指数中的景气指数、效益指数持续反弹,9月份景气指数已收复1000点基期,为1009.14点,效益指数创年内新高1287.5点。</p>
<p> 施文臻说,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不仅提高了小商品出口便利度,而且通过试行外贸公司留存“委托代理出口货物协议书”“海关出口报关单”备查,实现了小商品生产商、销售商的可溯源。今后,义乌市将通过建立联网信息平台,对外贸公司和经营户进行信用综合评价、分类管理,引导商品质量和市场信誉不断提升。</p>
<p> 吴波成说,当前,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梯度转移有加快趋势,对义乌既是压力,也是调整优化市场贸易结构的有利契机。今年以来,经由义乌市场接单,到异地产业基地直接采购组货的交易量明显上升,带动了国内一些区域的工贸业发展。</p>
<p> “义乌改革实践表明,改进政府服务、不断提升出口便利度,是促进出口的重要拉动力量。”金华市副市长兼义乌市市长何美华说,全市将进一步出台鼓励创新、鼓励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改造提升,不断夯实“中国制造”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根基。(记者胡作华) </p>
编辑: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