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共构经合新路突破全球经济困局

时间:2012-09-10 09:3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厦门9月8日电 (记者 陈键兴 许雪毅)作为第十六届中国投洽会的活动之一,两岸经贸合作与发展论坛8日下午在此间举行。如何把握机遇,携手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以应对当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困局,创造两岸产业的“历史新高”,成为与会人士热议畅叙的核心议题。

  “本次论坛以‘产业转型与两岸合作’为主题,就是探讨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世界经济艰难复苏的双重背景下,两岸进一步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的策略大计与可行途径。”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在论坛上致辞时说。

  在论坛上,来自两岸的致辞和演讲者不止一次提到了所谓的“双重背景”,简言之即两岸经贸双向互动的热络、强劲与世界经济环境的低温、乏力。由此,人们就如何抓机遇、破困境、创新局提出了各自的建言良策。

  台湾工业总会名誉理事长陈武雄表示,近年来,两岸都面临不稳定的国际经济形势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但同时两岸制度化协商成果丰硕,从“三通”到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再到近期签署的两岸投保协议和有关货币清算机制的备忘录,都使得两岸经贸交流持续扩大。

  “我在这里要呼吁大家好好利用两岸制度化协商的成果,配合两岸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更好地实现双赢。”他说。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武雄表示,两岸企业都需要转型升级,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下,更需要深化合作,改变以往处于全球产业低端的状况,通过谋求产业链对接,合作发展新兴产业,共同制定产业标准,以期携手疏解困难并共同提升全球竞争力。

  “危机也是转机!”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曾钦照表示,目前大陆台商大约八成从事第二产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大家普遍遭遇困境与瓶颈,必须通过转型升级,找出持续发展的新路,而过去四年来两岸通过协商取得的成果为台商持续发展事业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不要怕!”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叶惠德以其20年投资大陆的经验和众多成功转型升级的台商案例,阐述了大陆内需市场对台商的利多因素。他说:“整合资源是趋势,团结力量大。运用大陆的广大市场,从大陆出发创造世界名牌是指日可待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任兴洲认为,目前大陆正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给台商带来了相当的机遇。比如,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由于许多台商的制造业在大陆已有相当发展规模,为生产性服务业进入大陆市场创造了基础和条件。两岸政策和合作机制方面的变化,使得两岸生产要素的流通更为便利,台商更有条件在两岸配置资源。

  两岸企业怎么合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张燕生谈到一个台湾大厂向他表露的困惑:跟着惠普公司到了重庆,越走越深入大陆西南、西北,会不会越来越边缘化?

  “可以假设台湾的大厂到了重庆以后,可能面临不同的路子。一条路子是继续代工,为欧美生产电子消费品等,可以预计将面对平缓的长期增长曲线;还有一条路子是面对成渝经济带快速增长的本地投资和消费市场,一方面参与全球分工尤其是高端分工,带动台湾在研发等方面发展,另一方面转向重庆和成都本地进行研发设计,从过去模式转型升级,出现新的台湾企业模式。”张燕生说。

  蒋耀平认为,面对全球经济下行的冲击与挑战,两岸可以进一步创新合作模式,促进联合技术开发、共同标准设定和创造自主品牌等;可以大力推进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合作,促进大陆的七大新兴产业和台湾六大新兴产业的对接;同时要务实推动大陆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引导台资企业根据大陆区域规划合理进行产业转移,协助台资企业开拓大陆内需市场。

  “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一定能整合资源和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两岸产业合作也必将达到新的水平。”蒋耀平说。

  陈武雄也信心满满:“我相信两岸产业一起走向世界的时代必然来临,两岸和平发展的道路也会越走越宽”。

编辑:雍紫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