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先行指数预示经济愈加企稳
今年经济增长可保持在7.5%以上 发改委称,仍须做长期应对困难和挑战准备
近日陆续发布的10月份主要经济数据显示,重工业生产、发电量、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等多项反映未来趋势的经济先行指数出现回升。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多位经济学者表示,先行指数的回升预示我国经济有望进一步企稳,但是鉴于仍有一些先行指数在回落,我国经济企稳的基础仍待稳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在十八大新闻中心举办的第二场记者招待会上也表示,从8月份以后,我国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已经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从年中的“缓中趋稳”到9月份的“总体企稳”,到现在来看,企稳的迹象更加明显,我们完全有信心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的目标,也就是说今年经济增长可以保持在7.5%以上。刚刚发布的10月份经济数据无疑是对张平做出上述判断最有力的支撑。尤其是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出口同比增长11.6%,增速较上月回升1.7个百分点,双双超出此前市场预期。同时,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7%,继续保持在2%以下,为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发力预留了空间。
多项先行指数在10月份也出现了回升迹象。从工业增加值数据来看,一个显著的变化是重工业的生产在逐步回升。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室副主任原磊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当前我国仍处于重化工业稳步推进的阶段,因此重工业占工业的比重在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扩大。一般来讲,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重工业增速的下滑要早于轻工业,而且下滑幅度也通常比较大。相反,在经济企稳回升阶段,往往也是重工业率先启动,带动工业增速的回升。
10月份重工业增速明显加快,释放出了积极信号。
钢铁、有色等产品的产出在10月份也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另外,10月份 我 国 发 电 量 日 均 产 量 同 比 增 长6.4%,较上月大幅提高4.9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跌幅缩小“受重工业生产加速拉动,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至9.6%,季节调整后的环比增速略加快至0.81%。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生产反弹明显。发电量同比增速从9月的1 .5%升至10月的6.4%。主要工业品中,钢材产量同比增11.7%,较9月加快了6.8个百分点;水泥产量增速与上月基本持平,显示经济企稳回暖。”汇丰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师孙君玮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需求方面也有部分先行指数开始回升。比如说1至10月份我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了26.7%,增速比1至9月份继续提高。再比如出口,10月份PM I新订单指数和出口订单指数分别较上月反弹了0.6和0.5个点。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认为,这些指标的变化反映了经济筑底反弹带来的需求增加。他判断当前经济已经出现回暖的迹象,而且随着政策效果在第四季度的进一步显现,经济回暖的势头有望得以延续下去,甚至可能出现小幅的加速上行。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先行指标都在回暖,这尤其体现在外需方面。素有“外贸风向标”之称的广交会情况就并不乐观。其中,采购商与会总人数比上届减少10.26%,成交比上届下降9.3%。业内人士指出,广交会素有“外贸晴雨表”之称,其成交情况可以作为预测未来三四个月外贸形势的依据,这凸显出当前外贸形势依然严峻。
国际贸易形势同样严峻。有国际贸易晴雨表之称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 I从9月开始持续攀升,时隔三个月于10月份再度回到千点之上,不过近期由于较大型船舶运费下滑,又出现下跌,截至11月8日已连续11天下跌。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8日跌31点,最新报916点,为一个月最低。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2年秋季)》表示,近段时间以来,随着各国宏观政策力度加大,中国外贸发展面临国内外环境略有改善。中国经济增速也趋于稳定,并且继续出现积极变化。同时也应看到,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仍然不足,外需低迷的态势难有根本好转。加上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摩擦大幅上升,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极其复杂,实现进出口稳定回升还需付出巨大努力。
先行指数并未一致向好和当前政府判断经济企稳的基础仍不稳固是一致的。张平表示,从统计的数据来看,9月份、10月份经济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企稳回升的迹象。但是从发改委对形势的分析来看,企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地做出努力,进一步地贯彻落实好中央提出的各项方针政策。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金融危机挥之不去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必须做长期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准备。
针对当前局面,短期稳增长政策有必要进一步发力,但更多的还是需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在10日召开的“2012(第十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表示,中国企业必须摆脱传统路径依赖。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已经积累起了很大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完全有条件成为真正的世界工业强国。中国工业应该逐步实现绿色化、精致化、高端化、信息化、服务化。(记者 方烨 孙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