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李义平。中新网 张龙云摄 (资料图)
“2002年到现在,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好阶段”,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义平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有调查数据显示,2001年底,全国共有私营企业203万户,从业人员2714人。到了2011年第三季度,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已经超过9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3600万户。
除了大企业明显增多,企业涉足领域、规模、企业对社会贡献等都在不断扩大,李义平认为,近十年中国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得益于整个社会对民私营企业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认识到没有民营经济是不行的,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民营经济,认识到应该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曾指出,中共的每一次理论飞跃都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政策支持及发展空间。
确如专家所言,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召开,首次提出两个“毫不动摇”,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好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吸收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入党”写进了中共党章。在此背景下,7名新经济组织代表首次出现在中共党代会代表名单上。
2007年,在两个“毫不动摇”基础上,中共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有关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两个平等”,即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在中共十七大代表名单上,新经济组织代表的人数已增加到20多人。“这是一个好的积极的历史讯号。”李义平认为。
有资料显示,1987年中共首次在民营企业进行党建试点。到十七大召开时,整个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党员是318万名,比2002年增加了169万名,增长了113.4%。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员,有不少在外资企业工作。
“在当代中国,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意义,无论如何估计大概都不会过份,”李义平强调。现在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民营经济占据半壁江山以上,在浙江、广东等省份,民营经济占的比重更高。在解决就业方面的贡献,民营经济占80%以上。“对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民营经济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李义平说。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巨大,民营经济也面临成本上涨、资源紧缺、通货膨胀等种种考验。而且,“30年来,中国虽然经济快速发展,但发展质量不高,基本上是拼资源、拼环境、拼廉价劳动力,产品附加值很低,自主品牌很少,创新能力不足,过度依赖外需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李义平指出。
2005年,《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非公36条”出台,规定只要是政府没有禁止的领域,民营资本就可以进入。2010年,“新36条”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民营资本可以进入能源、军工、电信、航空等传统垄断行业。2012年,上半年,国务院各部委共出台“新36条”实施细则42则。李义平认为,从中共十六大到现在,中央制订很多政策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但部分有待进一步落实,有的地方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如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审批制度等。至于民营企业未来如何进一步发展,李义平认为,十八大怎样制定相关政策,十分重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