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中国央行和欧洲央行分别宣布降息举措。两大央行的联动,凸显了经济复苏的曲折与艰辛,以及决策层试图刺激疲弱需求、提振实体经济重返上升轨道的决心。
“稳增长”是当前我国乃至全球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连续降息释放的政策信号毋庸赘述。但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如何进一步实施差别化的措施,刺激众多中小微型企业恢复生机和活力,这不仅是“稳增长”的关键,也是各项刺激政策的着力点。
拿本次降息来说,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放松无疑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刺激企业的投资意愿。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无论货币政策宽松与否,在企业和银行的议价能力上,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都要明显大于中小企业,就更不用说微型企业了。如果不改变银行系统长期以来对小型企业的歧视或差别化政策,降息政策红利势必对中小企业大打折扣,而最终受益最大的依然是大型企业。
此次央行采取非对称降息,有利于加速利率的市场化。从市场上反映的情况来看,各大银行的存款利率再度出现了分化。至于能从多大程度上,推动银行贷款的决策更趋于合理化,以及央行会以什么样的节奏逐渐消除贷款利率下限、全面开放贷款利率,都尚待观察。
“稳增长”的压力已经撬开了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通道,倘若下半年实体经济的复苏进程低于决策层的预期,想必央行还会有一系列的降息或降准的行动。尽管央行也强调,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但是,如何将流动性引入急需资金的中小微型企业手中,真正刺激具有高成长性和发展前景的科技、消费等新兴产业发展,是避免重蹈大型企业将廉价资金投入到楼市或其他产能过剩行业覆辙的关键。
其实,要想有效刺激中小企业在“稳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除了货币政策必须微调外,财税政策也得给足戏份。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在财政、税制等领域的改革步伐过于缓慢,即使是针对中小企业的“结构性减税”,减税幅度依然与公众预期相去甚远。因此,监管层下一步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财税体制改革上,通过制度革新加大对物流、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领域的税收政策支持力度,着重减轻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
与此同时,监管层还必须下好“打破垄断、放开市场准入”这盘棋。垄断格局不破,是广大民间资本迟迟不进入实体经济的关键因素。为了激活民间资本的活力,决策层已是三令五申要打破垄断,但现实依然残酷。姑且以“新36条”为例,截至目前,各部委共发布了20多个实施细则,但很多细则被质疑欠缺诚意,并无实质内容。因此,要想打破困扰民间资本的“玻璃门”、“弹簧门”和“铁门”,决策层和监管层还必须付出更多的智慧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