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我们看好了名单上的三家船公司,赶来谈合作,但他们都没到场。”印度Darcl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普尼特·阿加瓦尔显得有些失望,“这可能与眼下低迷的全球经济形势有关,企业并没有太多精力从应对困难中抽身。”
和一万多名前来宁波的境外人士一样,普尼特·阿加瓦尔带着两名同事专程参加在此间召开的第十四届浙洽会,寻求商机。
同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政府共同主办的“2012中国开放论坛”上,企业家、研究者们较为一致的观点是,中国经济正在阶段性地告别高增长,将逐渐进入“中速增长”时期。有专家评论称,中国经济趋势步入“苦笑曲线”。
“这表面上是增长速度的调整,实际上是经济结构、增长动力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说。
经济界人士注意到,大体来看,自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已经连续8个季度下行,“史上未有”。余斌说:“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总体延续了下行态势,而且回落步伐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短期需求收缩与中长期潜在增长力下降叠加,共同构成了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下行压力。”
尽管最新发布的一系列宏观数据纷纷显示出一丝反弹迹象,超出市场预期,观察者们仍然坚持谨慎乐观。10日公布的海关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进、出口规模双双创月度历史新高。
一些观察者指出,增速放缓恰恰给调结构、促转型带来契机,应避免强调保增速而一再推迟结构调整,中国经济可能由此失去长久动力而落入持续下行通道。
经济学家许小年说,今天的增速放缓,实际上是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中国经济发展缺陷的继续发酵。大量着力于宏观层面的政策,容易给企业造成“靠政府强力托市就可以渡过难关”的错觉,而失去解决问题的时机。
这一观点得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的认同。张燕生表示,不能老是“哄”着企业,企业未来必须要进行脱胎换骨的转型,政府在出台相关措施时,一定要防止临时性应急措施可能为长期发展带来的障碍。
余斌认为,经济高速增长时,矛盾和问题会被潮水一般的高增长高效益掩盖,而当经济增长速度回落,潮水退去后,各种矛盾和风险就可能集中爆发。当前宏观调控政策把稳增长放在重要位置的方向是对的,但宏观政策要顺应经济增长的阶段转换,防止过度放宽宏观政策而使经济重回高增长的倾向。
一些企业也在关注宏观调控动态,加速自身调整。在浙洽会上,宁波迪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财务经理何卫宁四处寻找技术型企业,为公司生产的热水器去除水垢寻找良方。何卫宁说,企业面临的巨大生存压力从去年以来就一直没消退过,“再不加快调整,企业将一路下行。”
记者近期在浙江多地采访发现,何卫宁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受访企业主的心态。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表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不能指望国家再采取类似于此前4万亿投资的刺激政策,国家实施强烈的经济刺激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但另一方面,近期高层密集释放“稳增长”的信号,则体现了中央政府力阻“苦笑曲线”下行的决心。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23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国央行时隔3年半首次降息;包括广东湛江的宝钢钢铁项目在内,一批重大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通过。
这些举措释放的宏观调控信号被普遍认为“提振信心”,受到广泛关注。
“老实说,过去我们适应了10%的经济高增长,而对8%的增长不适应。”余斌说,“不过,告别了高速增长阶段,要通过大规模的财政货币政策刺激重新让经济增长回到10%的增长轨道,不现实,也不大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实际上一些企业已经看到了政策和经验的局限,并开始着力转型。拥有全球最大单体制笔厂房的浙江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说:“过去从来没有想过‘中国制造’会卖不出去。回过头来想想,当‘中国制造’逐渐吃尽国际市场的替代效应红利,企业就不得不思考转型升级,哪怕一时的增长放慢,也要做研发、打通供应链和销售渠道,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记者 张遥 黄深钢 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