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以来,几乎每一轮房地产调控,都会有“房闹”出现。可以预见,只要中央的调控政策一天不变,伴随着房价下跌的“房闹”就很难消除。
“房闹”资产大幅缩水虽然值得同情,但东西买贵了,试图用闹来为自己止损,其行事逻辑未免荒唐,在我看来,与小孩滚地耍赖无异。都说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楼市亦然。当初买房时开发商也并非强买强卖,既然是自己选择的,就该愿赌服输。如今不过是应了那句老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隐藏在“闹”之下,是购房者、开发商与政府三方的博弈,这种博弈说白了,其实也正是立足于维稳的德治与着眼于长远的法治之间的博弈。管与不管,怎么管,政府的态度很重要。
同一航班,机票价格各不相同,为何没人闹着补差价?无非是因为这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每个人都尊重且认同这一市场规则。中国房地产也正走在摆脱政策市、完全市场化的路上。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改革之路往往都并非坦途。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伴随着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而发展壮大的,特别是1998年福利分房结束后,房地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2003年以后,陆续出现了投资增长过快,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政府相继出台了许多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这种控调,正是力图将失控的房市拉回市场的正途。
目前,中国的房地产调控已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随着调控逐渐深入,中国楼市由亢奋发展逐渐向平稳发展转变,楼市不可避免地进入“下行模式”。“只涨不跌”神话被打破后,要消除部分人群的“不适应感”,只能通过法治与对市场规则的尊重与坚持来解决;也只有运用市场手段挤干楼市泡沫,才能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坚持,需要决心,更需要智慧。(史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