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龙:从资产负债表看人民币升值趋势

时间:2012-04-09 09: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尽管短期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但未来我国对外净资产仍将呈现增加趋势,即便贸易顺差收窄甚至出现小幅逆差,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格局趋势预计不会改变,长期来看人民币仍然存在升值压力。

  去年年末以来,外汇占款出现了同比增幅放缓甚至负增长,今年3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双边波幅又骤然加大。例如,3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跌139个基点, 3月9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又骤然上涨162个基点,但3月12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又出现高达209个基点的大跌。综合上述信息,一些观点认为人民币升值趋势已经终结。但笔者基于对比我国与日本对外资产负债的结构发现,近期人民币出现的贬值压力与我国对外资产负债结构有关,从长期看人民币仍然存在升值压力。

  确实,在过去几个月中,国际资本看空中国造成了资本外逃的压力巨大,资金的撤出也与国际资本的避险情绪上升、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普遍贬值及资本外逃等动向基本一致。但是,日本的国际收支状况与我国十分相似,日元却大幅升值,人民币与日元走势的完全背离值得关注。实际上,在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及雷曼兄弟破产(2008年)后的危机期间,日元都出现了小幅贬值后的大幅升值走势,与人民币在全球避险情绪上升期的贬值压力形成了鲜明反差。

  在笔者看来,导致危机时期内日元与人民币“一升一贬”的原因,就在于两国的对外资产负债结构不同。2010年末,日本整个国家持有对外净资产2.5万亿美元,政府部门对外净资产4600亿美元,其中官方外汇储备约1万亿和政府对外负债5400亿美元,私人非政府部门持有2万亿美元对外净资产,非政府部门的海外资产远大于对外负债。这样,即便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大幅波动,一些国际资本会流出日本避险,但随后日本居民海外资产会更多回流避险。从净流量上看,通常表现为初期资本的净流出,然后大规模资本净流入。因此,危机期间日元通常会出现先小幅贬值后大幅升值的走势。

  同期,我国的对外净资产为1.9万亿美元,政府部门净资产(主要表现为官方外汇储备)3.1万亿美元,非政府部门对外净负债1.2万亿美元(主要表现为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存量1.5万亿美元,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3174亿美元)。当国际资本的避险需求上升并担忧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时,非政府部门资产的重新配置,将导致中国国际资本流出步伐加快。相对而言,我国大部分官方外汇资产主要以欧美国债形式持有,其回流避险的需求较小。由此,在净流量上通常表现为资本的净流出。从这个角度观察,危机期间内人民币存在强烈的贬值预期不足为奇。

  笔者认为,造成目前我国非政府部门对外资产负债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长期的升值预期。由于我国政府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央行成为外汇市场中的最大交易者,其通过购入外汇或放出基础货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维持我国际竞争力。同时,资本管制和人民币资产的升值预期,造成非政府部门持有太多的人民币资产和太少的外汇资产。近几年来,政府鼓励企业对外投资和居民持有外汇,但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使得企业和居民的对外投资和外汇需求并不强烈,导致其在资产配置上过度偏好人民币资产。这一过程积累了巨额官方外汇储备,又主要以购买欧美国家债券的形式持有。

  尽管我国非政府部门是对外净负债,但总体来看,我国已经积累了1.9万亿美元对外净资产,其中大部分持有形式为投资欧美国家国债,以期获得相对稳定的投资收益,从而形成了经常项目下的收益顺差。因此,即便是未来我国的贸易顺差会逐渐收窄,甚至中长期内还可能出现小幅逆差,也不会影响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的大格局。

  此外,由于目前国际资本在中国仍以直接投资为主,其大部分投资收益仍会进行再投资,短期内也不会以利润的形式汇出。这样,只要中国经济不出现收缩,人民币资产回报率就不会急剧下滑,这部分对外负债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也不会形成外汇需求。换言之,即便是未来我国贸易收支出现了逆差,预计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仍然不会改变,我国仍将维持对外净资产增加的趋势。可以说,对外净资产的增加,仍将是未来人民币升值的主要支撑之一,这点与日元的长期升值趋势十分相似。

  据上分析可见,人民币升值压力从长期来看仍然存在。(黄志龙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编辑:王君飞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