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两会的经济类话题中,小微企业的困境求解毫无疑问是焦点中的焦点。
“当炒股、炒房这些路都走不通的时候,大家再次回头重新认识小微企业的价值。从上到下,观念上已经在转变,并形成共识。”在全国人大代表、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张剑星看来,这是最好的消息。
小微企业“大旱”
只等来一场“毛毛雨”
“中国大量的小微企业确确实实客观存在,你必须去扶持它。”张剑星说。
以浙江为例,按照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给出的数据,浙江省的小微企业有169000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7%。这个数据与全国总体情况相符。
然而,恰恰是这些“占大头”的企业生存较为困难,尤以小微企业为甚。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长期研究中小企业的经济学家辜胜阻,调研了15个省、市、自治区,9次去浙江,3次去温州。“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状况,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为艰难。”
根据辜胜阻的调研结果:现在的困境是有订单不敢做,做得越多亏本越多;有订单没人做,人跑了,用工荒;去年是融资难、融资贵、融资险交织影响。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融资困境,表现为“不用高利贷是等死,用了高利贷是找死”。浙江80%的小微企业靠民间借贷,90%的中小企业得不到政策金融的贷款。
为解决小微企业的困局,去年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的扶持小微企业的“国九条”政策,减轻小微企业税负,并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有利的融资环境。之后的5个月内,国务院3次部署出台小微型企业的扶持组合政策。
但在全国人大代表、纳爱斯集团总裁庄启传看来,这仍然是“毛毛雨”。
“销售额6万元以下企业才免50%的所得税,我上次提案就提出,对于那些新创立的企业,年销售额50万以下的,政府应该全免所得税。”庄启传说,“现在还只是打雷的时候,雨还没有下嘞。”他认为,政策的力度还应该再大一点。“政府收太多了,那么庞大的机构在低效地运转,压力都在企业身上。中国的企业难,难就难在政府管制太多,并且在跟企业抢利益。”
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坦言,企业的税负确实太重,国家应该要考虑为实体经济进一步减负,“减负不排除考虑整体减税的问题”。
在两会期间,减税问题几乎成为经济界的集体呼声。
难在金融结构失衡
在小微企业所有的困境中,融资难问题仍然被排在了首位。“国九条”中,涉及金融的有6条,重点提出拓宽民间资本的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金融体系结构失衡。”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顾问刘克崮说。
刘克崮兼任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会长,一直关注并努力推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大银行拼命为大企业和政府融资平台提供充足的资金,不惜竞相压价。我们为大企业服务的能力足够了,但为1000多万的小微企业、近4000万的个体户和2亿的农户等草根经济体服务的能力十分薄弱,甚至严重不足。”
刘克崮认为,当前基于正规财务报表和充分抵质押物来运作的金融体系,并不适应草根经济体系的小、散、弱、多、缺少抵质押物以及几乎没有正规财务报表的特点。“解决草根经济体融资难的根本出路,在于构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草根金融体系,通过这样一个草根金融体系的建设,根本改善中国金融体系结构失衡的局面。”
他设想架构了这样一个中国特色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中国的金融机构,大机构不缺、中小机构不足,尤其是小金融机构严重不足,因此重点建设以小微金融机构为主的草根金融体系。第一,引导大型国有和股份银行设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专营机构。第二,适当发展中型银行,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股份商业银行设立分支、跨域、兼营小微型金融业务。第三,鼓励邮储银行、农信社要坚守基层、服务小微型企业的金融方向。第四,大力发展新型的小微型银行和其他小金融机构,支持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
这个构想试图形成这样一个金融体系格局:国家和省级层面拥有数十家大型金融机构,地市级层面拥有数百家中型金融机构,区县级层面拥有数千家金融机构,街道、社区、乡镇拥有上万家微型金融机构。其中,基层的微型金融机构,以只存不贷的经营方式为主。
“国内始终缺乏专门面向小微企业的小型金融机构。”据辜胜阻介绍,在美国,占全美银行资产大约12%的社区银行,却在银行提供给小企业的100万美元以下贷款额中占比达40%,即使在银行业垄断程度远高于美国的欧洲,也依然活跃着大量类似美国的社区银行。
刘克崮曾专门去过孟加拉和印尼考察,那里也基本形成了为穷人提供小额贷款的制度。“大部分有贷款要求的穷人,都有机构给他们供应相应的资金,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事实上,在上世纪末,中央决定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成立城市商业银行,其初衷即是“服务地方经济和服务中小企业”。只是,在之后的发展中,逐渐偏离了初衷,许多城市商业银行开始全国性地扩张,热衷于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争抢大客户和大项目。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因此没有多少改善。
当然,主管部门也在努力。这几年,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被认为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积极尝试。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末,村镇银行已经达536家,至2011年9月末,小额贷款公司已达3791家,到2010年底,全国有109家商业银行成立了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
“但一件事走得过快,可能就会出问题。”刘克崮提醒说要谨慎,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迅猛的印度已经出现了还贷危机,而以穷人银行闻名的孟加拉也开始出现问题,孟加拉政府正在准备出台一系列措施对小额贷款进行监管。
怎么监管确实是个问题,尤其是在中国,庞大而复杂。
“给两亿农民放贷,该怎么监管?小额贷款公司现在已经是4000多家,很快将达到5000家,还在继续增加。银监会监管不到那么细。怎么办?发动地方三级政府, 30多个省份、数百个市、2000多个县,由他们去监督、管理、控制那些基层的小机构,省一级主管,市、县配合。”刘克崮认为,中国对小金融的监管体系已经有一些雏形,其标志之一即是中国几乎所有省市都已成立了地方政府的金融办公室。(记者 郭芳)